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涵盖近千个甲骨文字,带你从故事了解甲骨文、认识甲骨文,从甲骨文中洞悉古人的秘密和思维。

内容简介

国际甲骨文权威学者许进雄老师,曾任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员,整理馆藏的甲骨。在研究工作中,他提出了甲骨钻凿形态断代法,在甲骨文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誉为“甲骨学最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

在本书中,许老师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从商代甲骨文字出发,以图解演示说明各个文字的由来和演变,以大量图例佐证甲骨文的发现,从甲骨文说明当时的生活风俗、社会制度与祭祀卜辞等环境。

全书以十三堂课的形式讲解甲骨文的发展和文字的创意解析,内含近千个甲骨文字,教会读者如何从甲骨文中洞悉古人的秘密和思维,即使是非甲骨文学研究者的读者也能领略其中乐趣。

另外特别撰写其与加拿大博士合作的过程,揭秘甲骨烧灼后以裂纹来占卜的神秘性如何以现代科学来解释。

作者简介

作者许进雄,“中国好书”获奖作者,甲骨文权威学者。

1941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准备大学联考时,读到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从此踏上研究中国文字奥妙之路。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读时,开始攻研甲骨学。中文研究所毕业后,受聘于加拿大多伦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整理馆藏的甲骨。在博物馆研究阶段,得到重要发现——“以甲骨上的钻凿形态作为断代的新标准”,此一发现影响文字学界甚巨。被安阳博物馆甲骨展览厅评为“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

1974年获得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后,在东亚系兼职授课。1996年接受台湾大学中文系聘约,教授中国文字学、古代社会与文物等课程。2006年退休,转任世新大学中文系教授。

出版专著有《殷卜辞中五种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钻凿形态的研究》《文字小讲》《简明中国文字学》《许进雄古文字论文集》《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字字有来头》《汉字与文物的故事》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自序

第1堂课 甲骨文的发现

第2堂课 中国文字有多少年的历史

第3堂课 解开甲骨占卜的千年秘密

第4堂课 如何理解甲骨卜辞

第5堂课 占卜是巫师的工作

第6堂课 创造文字的史官

第7堂课 演戏与军事有什么关系

第8堂课 商代可能行三年守丧之礼

第9堂课 捡骨风俗的源流

第10堂课 甲骨文反映的先进产业

第11堂课 商代的歌舞表演

第12堂课 甲骨文如何断代

第13堂课 古文字学的重要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是2021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许进雄。

得书感谢您对《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 电子书
英国传教士布朗(C.CAMPBELLBROWN)编写、出版于1907年的专著《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CHINAINLEGENDANDSTORY)讲述的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地区——福建。在那儿伫立着古老的泉州城,遥望着金门岛,阐述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中国居住了十年,作者把当地的色彩精确地描述出来,和人们一起分享那里的风土民情、地方文化……并试图给出一些真实的图片来展示当地人的想法和特征。令人惊喜的
郭沫若研究(2017年第1辑总第13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郭沫若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还包含国外汉学界研究郭沫若的视角和成果。
孩子们喜爱的国宝故事 电子书
文物国宝是存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它们昭示着过去,启迪着未来,其背后往往有着鲜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
论文写在大地上:徐锦堂传 电子书
经过收集整理、消化吸收、合理取舍、集思广益的过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论文写在大地上·徐锦堂传》基本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黄连天麻研究为中心,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童年(1929-1937)——记述了徐锦堂出生的家庭背景:精明的父亲因度量衡改制,由贫致富,爱子如命的母亲和善良的姐姐。第二章烽火中成长(1937-1948)——记述了徐锦堂青少年时期因日寇侵华,家业败落,颠沛流离,父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