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人类学

饮食人类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第一部饮食人类学的专著,集介绍、评述、梳理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谱系的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素以饮食闻名于世,却没有一部完整的,从文化的角度、生态的角度、族群的角度、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的著作。这是中国第一部饮食人类学的专著,集介绍、评述、梳理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谱系,同时,也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饮食现象进行深度讨论的著作。填补学科空白并非作者全部用意,而是希望通过一种学理反思的致力,即对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进行提纲挈领的拓荒性研究带动对知识的全面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彭兆荣,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特聘项目博士生指导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学与旅游、文学人类学、文化遗产、艺术遗产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文学与仪式》《遗产:反思与阐释》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品尝民族志:饮食反哺的经验理性(代导论)

食物的世界性话题

饮食人类学研究的历史脉络

中国饮食的人类学研究概貌

作为民族志研究的食物体系

吃与不吃:食物体系与文化体系

人类学对饮食的研究:从分类开始

菜系:饮食在区域上的表述

菜谱:吃出来的文化认同

食物的权力:反思的“中心/边缘”

饮食政治学:饮食的社会调节作用

食物的生产与消费:市场中的神奇之手

饮食功能的告白

民族志视野中食物的交换

饮食中的社会性别

仪礼与仪食,礼食与礼事

“共食”:饮食共同体的表述伦理

要面子还是不要面子:这是一个问题

“勺”与“碗”:我吃你的,你吃我的

吃出来的生命哲学

自然的食物与食物的自然

饮食的表白:食相、食符与食义

饮食正义,雅俗共“尝”

饮食与巫术、禁忌

饮食与医疗:食疗中的辩证法

吃出形色之美

无形遗产:饮食的技术与技艺

中国饮食体系:认识、表述与思维

后记

参考书目

饮食人类学是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彭兆荣。

得书感谢您对《饮食人类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9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九辑。
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 电子书
打开英国社会的变迁群像,揭示虔诚而又纠结的文明底色。
“乡校”记忆——历史人类学训练的起步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者们,从2003年开始,每年在一个固定的田野点开展为期两周的工作坊,这些田野点都是某一个省内某个县的某几个村里历史遗存和历史文献丰富的地方,每年的工作坊,通过参与者实地的察看,结合对当地文献、传统文献的阅读、配合每位研究者对其研究过程的讲解,训练和培养能够从事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年轻人。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