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传播思想研究

马克思传播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后期资助马克思思想研究,历史梳理演变轨迹。

内容简介

本书列入2014年度浙江后期资助。本书对马克思传播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文本解读后的思想重建。以文本解读与语境还原相结合为基本路径,对马克思交往思想形成、演变轨迹进行了细致的历史梳理,概括了其在不同时期下的异质变化,归纳了交往思想中以人、社会关系为主体的内涵和实践性的特征。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传播学的“新”视野

第二节 “交往”研究和它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意义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体系和内容

第二章 交往形态及交往思想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具象的交往形态

第二节 早期交往哲学的思考基点:人

第三章 早期探索:“交往”从哲学走向社会

第一节 促成社会化“交往”出现的思想

第二节 交往从哲学走向社会的三次探索

第四章 理论基点:“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实践中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现实的人

第三节 同时期其他文本中的交往思想

第五章 资本逻辑:形式平等的“不平等”社会交往

第一节 经济拜物教——《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第二节 颠倒与假象——《资本论》

第六章 “大历史观”: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交往是文明的动力

第二节 交往在历史中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交往是俄国实现“跨越论”的途径

第七章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演进

第一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往思想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交往思想

第八章 交往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人是交往的主体

第二节 关系是交往的核心

第三节 交往思想中的“实践”

第九章 马克思交往思想对传播学的影响

第一节 交往即传播:马克思的传播思想

第二节 交往是当今传播学的思想动力

结语 马克思回来了

一 马克思主义对传播学的各个领域的影响

二 新媒体 新思想:以“景观”为例

后记

马克思传播思想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芸。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传播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研究(文澜学术文库) 电子书
书中以媒介融合为研究视角,以我国财经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影响力为理论研究框架,具体探寻提升我国财经媒体影响力的策略体系。
马克思与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在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同时,也呈现出的某种特别的联系。
巴赫金学派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巴赫金与俄罗斯文化传统,奥波亚兹的历史沿革,奥波亚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巴赫金学派,巴赫金学派的形成、沿革及其意义;下编包括:《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话语-一个统一诸范畴的革命性酵母,《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与话语的多元本土论文艺学,艺术责任-巴赫金论第一哲学即道德哲学,走向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多元本体论文艺学等。
晚明印刷传播 电子书
传播技术教材:原理与应用、新闻传播基础、现代传播技术及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
传统文化元素的品牌呈现方式与传播策略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品牌中的呈现与传播方式,以及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针对具体的品牌传统文化塑造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在案例研究部分,作者通过多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认知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该如何有效运用传播策略来构建品牌的文化意义,增强品牌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