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将马克思的生平传记和理论创造有机统一起来,给人们展现一个真实的马克思,真正的马克思,展现他的伟大人格和不朽的理论贡献!
内容简介
在千年之交之际,西方学界和媒体把马克思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千年“第一思想家”,“千年伟人”。为纪念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本书作者靳辉明先生试图把马克思的生平传记和理论创造有机地统一起来,汲取传记的详实的背景资料,又不淹没于浩瀚、繁琐的故事之中;突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轨迹和理论创造,又不游离于马克思的苦难生活经历和参与的社会活动,使他的思想有血有肉,根深叶茂。笔者力求作到,史论结合,以论为主,作到历史的、逻辑的统一,思想发展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思想的深化和概念的表述的辩证统一。
作者简介
作者靳辉明,1934年出生于山西省曲沃县,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4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同时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完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所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科召集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副组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又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和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教学和有关组织领导工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做出了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导语
第一章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和思想形成的条件
一 欧洲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 德意志国家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 无产阶级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四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主要社会思潮
五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成果
六 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
第二章 马克思的童年与学生时代
一 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
二 中学教育与对人生的理想
三 大学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
四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青年黑格尔派运动
五 一个尚未谋面的朋友——青年恩格斯
六 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七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生活
第三章 走进社会 卷入斗争的漩涡
一 《莱茵报》的战斗生活
二 为出版自由而斗争
三 对利益、等级和国家关系的初步探讨
四 主张为共产主义提供“理论论证”
五 《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与燕妮完婚
六 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和对黑格尔哲学的“倒戈”
七 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
八 《克罗茨纳赫笔记》和对世界历史的研究
第四章 马克思成为马克思
一 马克思和《德法年鉴》
二 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
三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原理的初次阐明
四 在同卢格论战中进一步发挥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想
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五章 伟大友谊的开端写作《神圣家族》
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的会见
二 批判思辨唯心主义,论证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三 对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的历史考察
四 批判英雄史观,阐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五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阐明
六 对无产阶级历史任务的进一步论证
七 《神圣家族》激怒当权者,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
第六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与出版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动因和写作时间
二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和新版第一章的结构与内容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雏形
四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及其在制定过程中的深化
五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
六 对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批判
七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第七章 第一个伟大发现揭示历史之谜
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其重要思想
二 分工和生产力
三 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
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五 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完整表述
六 国家与政治上层建筑
七 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
八 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
九 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自然观
第八章 马克思同蒲鲁东和魏特林的交往与决裂
一 蒲鲁东其人及其著述活动
二 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观点
三 马克思与蒲鲁东交往和对他认识的过程
四 《哲学的贫困》与对蒲鲁东的批判
五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确阐述
六 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改造
七 马克思同魏特林的交往与决裂
第九章 《共产党宣言》问世
一 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二 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三 《共产党宣言》阐发的基本原理
四 《共产党宣言》与当今时代
第十章 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及革命经验的总结
一 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及其发生的原因
二 马克思被驱逐出布鲁塞尔,再次流亡巴黎
三 《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四 《新莱茵报》的创刊和发表的战斗文章
五 马克思流亡伦敦
六 对1848年革命经验的总结
七 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
第十一章 艰苦的流亡生活
一 面临反动和贫病的威胁 苦难的流亡生活
二 “摩尔”与他的家庭
三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私的帮助
四 《纽约每日论坛报》的文章和对中国革命斗争的支持
五 智慧源于勤奋学习和科学研究
第十二章 第二个伟大发现透析资本剥削的秘密
一 研究政治经济学 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二 《资本论》第一卷问世 剩余价值理论创立
三 《资本论》第二卷出版 阐发资本流通过程
四 《资本论》第三卷的编写、出版与基本内容
五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六 《资本论》:“工人阶级的圣经”
七 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八 《资本论》的科学价值及社会影响
九 《资本论》与现时代
第十三章 国际领袖和灵魂
一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工人协会的建立
二 起草第一国际《宣言》和《章程》
三 普法战争和巴黎人民的起义
四 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 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五 批判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
六 国际领袖和灵魂
第十四章 马克思的晚年岁月
一 继续《资本论》的研究
二 研究世界历史
三 对俄国历史发展和农村公社问题的研究
四 涉猎自然科学领域
五 伟大的女性—— 燕妮·马克思逝世
六 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七 马克思的“自白”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历史阶段 基本原理 当代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二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
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思想巨人马克思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靳辉明。
得书感谢您对《思想巨人马克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