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商法本土化:以票据法为视角

民国初期商法本土化:以票据法为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民国初期是我国传统法律近代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对商事立法的内在需求,但商法的制定面临移植与本土化的矛盾。因此,北洋政府曾组织大规模的民商事习惯调查,为习惯融入商事规则打下了坚实基础。本书以票据法为视角,分别从民商事习惯调查对立法的影响,票据立法的移植与本土化,商事裁判对商法本土化的推动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其他商事部门法内容,对民初商法本土化进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和反思。

民国初期商法本土化:以票据法为视角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林伟明 著。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初期商法本土化:以票据法为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以浙江龙泉县为中心的分析 电子书
本书主要利用龙泉市档案馆的民国档案,以民国浙江龙泉县保甲为研究对象,对龙泉推行保甲的概况,乡镇保甲长的职能、人员构成、选拔、任免与奖惩进行考察,探讨政府如何利用保甲组织实施人口调查和人事登记,如何通过保国民学校、乡镇民大会、保民大会、乡镇保合作社进行乡村政治动员,推动乡村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又是如何利用保甲实施征税、征役的,从而分析政府、保甲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保甲在乡村社会治理中角色。
征募儿童的战争罪:以“国际刑事法院第一案”为视角 电子书
本书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国际刑事法院第一案”(检察官诉托马斯·卢班加·戴伊洛)为全书主线,穿插对比塞拉利昂特别法庭的数个案件,是目前该学科领域不多见的对一个案件全面系统的梳理,是对《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征募儿童的战争罪认真细致的研究。作者提出从根源上不让儿童与武装冲突产生任何联系,实现在世界范围内停止征募儿童和利用儿童参加任何敌对行动,这才是保护武装冲突中的儿童最有效的方式。
西方政党与法治:以德国为例 电子书
本书对西方宪法政党制度进行全面客观的批判性研究,同时分析政党作为规则的适用对象与规则的创造者这两种身份,对政党与宪法制度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西方宪法在公民身份、政治问题法治化和良宪产生的前提条件等方面的根本理论问题,对更好地理解西方宪法的运作逻辑,提出了自身独特的观点。主要探讨西方国家政党与法治发展的关系,并以德国的政党与宪法关系为例,揭示了政党与宪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以后进
国际商法 电子书
本书涵盖四部分内容:国际商务法律环境、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知识产权转让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为培养读者直接用英语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本书摒弃了中英文对照的写作方式,代之以每章的“导读”和“小结”用中文写作,正文及“课后练习”用英文写作,对于正文中重要的法律概念、规则和制度则采用脚注的方式,以中文给出较为全面、精练的介绍。本书配有电子课件、习题、习题答案等教学资料,用书教师可登录人邮教育社
澳门商法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澳门商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教科书,是两位作者多年来在该领域的经验总结。全书共分四编、九章内容:第一编为商法的一般理论,包括绪论、商法的沿革、商法的解释及漏洞的填补;第二编为商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主,包括商业企业、商业企业主;第三编为企业主之间之竞争规则,主要论述了不正当竞争;第四编为债权证券,包括债权证券的概述、一般债权证券和特别债权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