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一点通

中医脉诊一点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学透中医并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学中医就是为了养生防病、自己处理些小毛病,因此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不需要专研,只要能够看懂大部分市售养生书,并能分辨真伪就足够了。

  这套中医入门随手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王桂茂执笔,采用图文结合的写作方法,把深奥的中医理论轻松地呈现给读者,希望对中医养生保健爱好者能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诊病要素中重要的一环,是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依据。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介绍了脉诊的基础知识和家庭学习的基本方法,附带一些常见脉象的可能病证,以及进一步的辨证确诊和药补、按摩方。方便读者一边学习,一边参考。

章节目录

上篇轻松在家学脉诊

神奇的脉诊

脉象反应的是气血的运行状况

脉象是心脏功能的直接表达

脉象是五脏的“监视器”

不能单靠脉诊来确定疾病

脉诊的准备工作

最佳诊脉时间——清晨

诊脉的姿势

脉诊的基本技巧

寸关尺的定位

寸关尺对应的脏腑

确定诊脉指力

手指的要求和布指的方法

呼吸法测脉动次数

切脉时不聊天

诊脉的手法

切脉不低于五十动

测脉搏跳动的快慢——至数

脉象的归类

几种脉象的混合出现——相兼脉

相似脉象的区分

相对脉象的区分

下片诊脉知健康

平脉——身体健康,阴阳平衡

有胃

有神

有根

浮脉——主表证

脉象解析

寸口三部脉象

对应的健康问题

沉脉——多主里证

脉象解析

寸口三部脉象

对应的健康问题

迟脉——多主阴证、寒证

脉象解析

寸口三部脉象

对应的健康问题

……

附录

中医脉诊一点通是2014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中医脉诊一点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诊余方药漫笔 电子书
罗化云,字无极,号一眉,幼承家学,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本科,从医45年。本书是罗化云主任中医师临床工作45年后向社会递交的答卷。书中药、方、病、案、医话,一脉贯穿;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有建树。既有家学私密介绍,又有国家名医验方鉴赏。狐筋古病、狐乳新疾,催芽种子,与时俱进;滑动寸口诊脉法、经水为体液代谢、经筋系神经系统,独出心裁。该书为实用性经验荟萃之作,可供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
症因脉治 电子书
《症因脉治》为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共4卷。卷首为医论6篇,卷一至卷四,主要论述临床常见病证43种,对每种病证辨症求因,审脉施治,症因脉治,分列明晰,简明实用。作者强调治病应“先辨其症,次明其因,再切其脉,据症、据因、据脉施治”,如此则能“节节可证,而法不谬施”,从而为读者辨证论治提供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思路。1.本书论述了与内伤杂病相关的一些病证,主张先辨证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决定治
《奇经八脉考》笺注 电子书
《奇经八脉考》为明代李时珍名著,在中医界有重要影响,也是研究奇经八脉学说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孙朝宗先生年近八旬,毕生研究中医奇经理论与临床价值,对《奇经八脉考》一书探究甚深,并结合临床体会,对该书做了较为深入的发挥。
中医内科学方证速记一本通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内科学五十个病种所涵盖的全部证型的特点和治疗用方,每个病证下分列证治歌括、解析、附方歌括及浅释。本书把《中医内科学》所有五十个病种的证治分型和治疗用方都编写成朗朗上口的歌括形式,便于读者吟诵、记忆。此外,歌括的内容还涵盖了部分病证的类证鉴别、辩证要点、病机演变特色及重要文献资料等。书末附方剂索引,方便读者查找。本书可用于《中医内科学》的各类考试,也为中医教学工作者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了
图解耳诊 面诊 眼诊 手诊 电子书
中医的诊病手段主要有望、闻、问、切四个方面,其中尤以望诊最为神奇,素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本书将中医望诊中最突出的四部分内容,即耳诊、面诊、眼诊、手诊,采用“知识点+图片”的方式向大家展开,包括达到对疾病的定性、定位、定量、定质一体化诊断,真正接触到古代中医的望诊境界。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经典中医望诊的参考资料,同时希望本书能为广大读者进行自我健康体检提供支持,因为望诊可以对许多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