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NR信道编码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NR信道编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1.内容系统全面:涵盖5G中几乎所有的主流调制编码技术,对每一项编码技术都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2.及时性:5G的标准化刚刚启动,调制编码技术的研究阶段在明年3月结束,与本书的出版日期基本同步。

3.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新型调制编码被工信部确定为5G物理层的三驾马车之一,体现国内企业在该技术上杰出的世界地位。

4.作者系国家特聘专家,IEEE知名会员,担任汉斯《无线通信》期刊主编,《千人》杂志编委,被评为信息科技行业的领军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5G主要应用场景和性能指标为基础,对适合5G的几大编码技术逐一进行系统的描述。本书介绍的编码技术主要包含低密度校验码(LDPC)、极化码(Polar Code)、咬尾卷积码(TBCC)和Turbo码。除此之外,对外层编码和其他的编码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每一种编码技术的描述包括码的结构、编解码算法、性能仿真和算法复杂度分析。

作者简介

徐俊

南京邮电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高级 工程师,2003年至今在中兴通讯主要负责4G和5G的编码和调制的研究和标准推动,是4G WiMAX和5G NR标准中LDPC码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袁弋非

清华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毕业,2000-2008年在朗讯(后合并为阿尔卡特-朗讯)从事3G和4G关键技术研究。2008年至今在中兴通讯担任无线标准技术总监,负责4G和5G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推进。兴趣方向包括:多天线技术、信道编码、资源调度、非正交多址、窄带物联网等。。

章节目录

第 1章 背景介绍 1

1.1 前几代移动通信的演进 3

1.2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NR)的系统要求 5

1.2.1 主要场景 5

1.2.2 关键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 7

1.2.3 调制编码的性能仿真参数 9

1.3 信道编码的主要方案 9

1.3.1 低密度校验码(LDPC) 9

1.3.2 极化码(Polar Code) 10

1.3.3 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 10

1.3.4 Turbo码 11

1.3.5 外层编码(Outer Code) 11

1.3.6 其他高级编码方案 12

1.4 本书的目的和篇章结构 13

参考文献 14

第 2章 低密度校验码(LDPC) 17

2.1 LDPC的产生和发展 18

2.2 LDPC码的基本原理 20

2.2.1 Gallager码 20

2.2.2 规则LDPC和非规则LDPC 22

2.2.3 置信度传播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3

2.2.4 实用的解码方法 27

2.2.5 性能的理论分析 29

2.3 准循环LDPC码(QC-LDPC) 32

2.3.1 扩展矩阵 33

2.3.2 基础矩阵的基本结构 38

2.3.3 编码算法 39

2.3.4 准循环LDPC码的多码长设计 42

2.3.5 基于QC-LDPC码的多码率设计 45

2.3.6 基于QC-LDPC码的精细码率调整 46

2.3.7 一般LDPC码的短圈特性 46

2.3.8 QC-LDPC码的短圈特性 48

2.4 QC-LDPC码的译码结构 50

2.4.1 全并行译码(Full-parallel) 52

2.4.2 行并行译码(Row-parallel) 54

2.4.3 块并行译码(Block-parallel) 57

2.5 LDPC在5G-NR中的标准进展 59

2.5.1 提升值设计 59

2.5.2 紧凑型基本图设计 62

2.5.3 基本图 63

2.5.4 速率匹配 69

2.5.5 交织 71

2.5.6 分段 73

2.5.7 信道质量指示(CQI)表格和编码调制方案(MCS)表格 75

2.5.8 传输块大小(TBS,Transport Block Size)的确定 78

2.6 复杂度、吞吐量和解码时延 83

2.6.1 复杂度 83

2.6.2 吞吐量 84

2.6.3 解码时延 84

2.7 链路性能 85

2.7.1 短码 85

2.7.2 中长码 86

2.7.3 长码 86

2.8 LDPC码在3GPP中的应用 87

2.9 未来发展 94

2.10 小结 94

参考文献 95

第3章 极化码 99

3.1 Polar码的起源 101

3.2 Polar码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02

3.3 Polar码的基本原理 106

3.3.1 信道 106

3.3.2 信道合并 107

3.3.3 信道分离 109

3.3.4 信道极化 110

3.4 极化码基本的编码和解码方法 112

3.4.1 编码简介 112

3.4.2 解码简介 113

3.5 Polar码构造 116

3.5.1 错误检测 117

3.5.2 编码矩阵生成 123

3.6 Polar码序列 127

3.6.1 基本概念 127

3.6.2 若干序列介绍 129

3.6.3 序列的特性 136

3.6.4 序列的选择准则 137

3.6.5 序列的融合、3GPP最终选择的序列及未来发展 138

3.6.6 速率匹配对序列的预冻结 139

3.7 Polar码的速率匹配 140

3.8 交织 141

3.8.1 等腰直角三角形交织 141

3.8.2 双矩形交织 143

3.8.3 速率匹配过程中的交织 143

3.9 Polar码的重传 145

3.10 分段 147

3.11 系统Polar码 148

3.12 2D Polar码 151

3.13 Polar码解码算法 153

3.13.1 SC算法 153

3.13.2 SC-L算法 154

3.13.3 基于统计排序的译码算法 156

3.13.4 置信度传播(BP)算法 158

3.13.5 Polar码并行解码 159

3.14 复杂度、吞吐量与解码时延 161

3.14.1 计算复杂度 161

3.14.2 (存储)空间复杂度 162

3.14.3 吞吐量 163

3.14.4 解码时延 163

3.15 Polar码的性能 164

3.15.1 最小汉明距离 164

3.15.2 误块率 164

3.15.3 虚警率 166

3.15.4 与其他码的性能比较 167

3.16 3GPP协议中的Polar码 171

3.17 Polar码的优点、缺点及未来发展 174

参考文献 175

第4章 卷积码 185

4.1 卷积码的原理 186

4.1.1 卷积码原理和解码算法 186

4.1.2 基本性能 190

4.1.3 解码复杂度和吞吐量分析 193

4.1.4 咬尾卷积码(TBCC) 194

4.2 卷积码在蜂窝标准中的应用 198

4.2.1 3G UMTS(WCDMA)中的卷积码 198

4.2.2 LTE中的卷积码 199

4.3 卷积码的增强 200

4.3.1 支持多种版本冗余 200

4.3.2 支持更低码率 201

4.3.3 性能更优的生成多项式 202

4.3.4 CRC辅助的列表解码 204

参考文献 206

第5章 Turbo码 209

5.1 Turbo码原理 210

5.1.1 Turbo码之前的级联码 211

5.1.2 并行级联卷积码 212

5.1.3 解码算法 213

5.1.4 基本性能 219

5.2 LTE的Turbo码 221

5.2.1 LTE的Turbo码的结构 221

5.2.2 LTE Turbo码的QPP交织器 222

5.2.3 链路性能 226

5.2.4 解码复杂度分析 227

5.3 Turbo码2.0 229

5.3.1 更长的码长 229

5.3.2 更低的码率 229

5.3.3 咬尾Turbo码 231

5.3.4 新的打孔方式 233

5.3.5 新的交织器 233

参考文献 234

第6章 外码 237

6.1 信道特性与外码 238

6.2 显式外码 239

6.2.1 常用外码 239

6.2.2 包编码(Packet Coding) 241

6.3 隐式外码 256

6.4 小结 256

参考文献 256

第7章 其他高级编码方案 259

7.1 多元域LDPC码 260

7.1.1 概念 260

7.1.2 多元LDPC码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方案 261

7.1.3 多元码调制映射方案 262

7.2 多元域RA码 266

7.2.1 交织器 268

7.2.2 加权器 270

7.2.3 组合器与累加器 271

7.2.4 译码 271

7.3 格码 271

7.4 基于无速率码的自适应编码 279

7.5 阶梯码 281

7.5.1 编码 282

7.5.2 解码 283

7.5.3 性能 283

7.5.4 未来演进方向 284

参考文献 285

缩略语 287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NR信道编码是2018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袁弋非。

得书感谢您对《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NR信道编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电子书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5G丛书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网络强国建设,“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作者权wei 几位作者全部来自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本书是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专家团队的全新力作。作者与中国移动集团、华为、高通、联发科、南方电网公司等业界相关专家多番沟通探讨,图书内容的质量有保障。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系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龙头咨询设计企业。公司历史悠久、资质优异、技术力量雄厚,知名度在国内业界位列三 甲。公司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成立的广东省邮电管理局设计组,作为独立法人单位则成立于1984年,系原邮电部首 批7家甲 级勘察设计单位之一。 内容丰富,通读完全文,读者可全面了解: 5G通信技术是什么、如何发展的、技术上如何实现、行业中如何应用; 智能电网的现状、发展、概念、底层设计、技术特点、网络规划设计以及应用; 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5G技术在智能电网中是如何应用的及其应用场景与价值是什么,5G承载电力业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与同类书相比,内容更有层次,不但讲述“如何做”(特别是在实际中如何做),更加讲述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任何关键的技术都是从理论到实际,辅以生动的(2G/3G/4G)实例; 全书完全是作者在10余年电力行业中的消化、总结的结晶,为进一步拓展5G技术泛在化应用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借鉴。
5G核心网规划与应用 电子书
探讨5G全球商用、核心技术及应用场景
5G应用技术与行业实践 电子书
5G技术及应用:通用基础技术与垂直行业解析
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5G系统设计与标准的图书,书中内容涵盖了5G系统从标准体系到接口、从物理层到高层、从基带到射频的各个方面,对需求、技术及标准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可见光通信新型发光器件原理与应用 电子书
目前国内尚没有全面总结讨论适用于可见光通信的光源器件发展的图书。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翔实,集成了国际上氮化物发光器件领域全前沿的热点方向与研究成果。 本书重点分析了新型器件的电学与光学特性,并讨论了不同器件对于可见光通信应用中所具有的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