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

改变中国: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1.一线经济学家看改革,有理有据有故事。本书罕见地从参与改革的经济学家队伍内部的视角出发,描绘改革历经的各种探索和博弈,揭示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历程,刻画了一群积极推动改革的经济学家的活跃身影。

2.以事件为线索,突出改革重点,让读者用极短时间了解改革核心。本书以莫干山会议关于价格双轨制的论战、巴山会议启蒙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始末、国有企业承包及地方试验等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为核心,铺展论述,重返历史现场,再现了激荡的改革时代激动人心的众多关键时刻,使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方式直面改革现场,把握改革关键点。

3. 一本书讲清楚改革的来龙去脉。本书追溯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源,详细梳理了从价格双轨制的讨论到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改革经验,以极具现场感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改革的有力回顾,在动态的历史变动过程中,呈现了改革的痛点、难点和实践经验,提供了一幅难得的经济改革纵览图。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的精彩之处在于改革如何从党内的思想斗争和政治较量中形成主流;在于改革如何在关键时候由政治领导人的智慧与眼光所推动;在于改革成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互动过程;在于改革成为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的社会过程;在于改革是一个基于局部经验推广和试错法的社会实验;更在于改革成为一个关于技术和制度的学习与扩散过程。”

—— 张军

40年来,中国经济所经历的变化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不胜枚举。本书作者以一位经济学家的视角,回顾了40年来为推动改革做出贡献的主要人物,以及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

在改革经历40年后的今天,有助于读者更深入理解中国改革的未来。

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学家参与改革过程中极为精彩纷呈的岁月,现在已是中国经济学领军人物之一的张军教授,当年正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他将自己始于此时的观察、当年亲临火热一线的回忆,融于《改变中国: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一书。40年来,两代经济学家积极传播思想、参与政策讨论、走进真实世界、推进经济研究,即便内部仍有分歧,但他们一直在跟着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脉搏而进步。

作者选取了改革进程中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将视线投向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改革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以回顾和研究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未曾被清晰揭示过的改革内幕。

作者简介

张军,经济学家,在当代中国经济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在包括China Economic Review、The World Economy、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Economic System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以及《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上百篇研究中国经济的论文。近年来出版了《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张军卷)(2010)、《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2010)、《张军自选集》(2013)、Unfinishe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Economy(2013)、《中国经济再廿年》(2014)、《登顶比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2016)、End of Hyper-Growth in China?(2016)等著作。

2015年10月因在中国过渡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荣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现为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起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特邀咨询研究员等,同时是Economic Systems、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Journal of Pro-Poor Growth、China Economic Journal以及《经济研究》等几十种学术期刊的编委。

章节目录

修订版前言

代序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第一章 自下而上的农业改革

农业集体化

安徽样本

推广农业改革

80年代的农业增长

第二章 莫干山上论战价格改革

莫干山会议

双轨价格的经验

关于双轨制的争论与“配套改革”动议

价格双轨制:是奇迹还是神话

第三章 巴山轮会议

“巴山轮会议”上的经济学家

1985年的通胀辩论

“巴山轮会议”的七大论题

中国经验的理论贡献

第四章 特区试验场

试验改革的回声

成立特区的过程

设立经济特区的政治经济学

特区的制度试验

特区为什么会遭遇经济学家的批评

特区与沿海开放战略:空间经济学的视角

特区的使命

第五章 分权与增长

向地方分权有多重要

分权的政治

1978 年以后的财政分权

分权财政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六章 重建金融

重建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外资银行

金融市场

民间借贷市场

中国金融体制的特征

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

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熊彼特可能错了吗

小结

第七章 一场错了再试的改革

“试错”的开始

再试再错的改革:承包国有企业

京伦会议

改制

地方试验

杂交的制度:新国企的出现

试错的遗产:“央企”的形成

我的工业研究

第八章 浦东开发

开发浦东的缘起

早期的特惠政策和浦东的组织架构

土地批租在上海的起源

如何破译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附录 激情岁月

后记

改变中国是201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军。

得书感谢您对《改变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经济史评论(2018年第2期总第8期) 电子书

覆盖多个历史时期,深入评析中国经济史问题。
中国经济史论丛(2015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再探析,从全球史视角下的长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2017年卷) 电子书

武汉大学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2017年卷。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2016年卷) 电子书

社会和经济史方面的集刊,收录了水利、矿业、建筑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国经济史评论(总第6期) 电子书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刊,本册是第6期。
中国合作经济评论(总第3期)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主办刊物,本册是总第3期。
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逻辑 电子书

总结和梳理我国经济微观主体自主发展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