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史论(龚鹏程文学漫步)

中国诗歌史论(龚鹏程文学漫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详细讲解从唐代至明清时期的诗人、诗作史。

内容简介

本书详解自唐至清诗人、诗作历史,视野广阔,能从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知识及世象人态等处出发,且对人对事均抱有理解的同情,其观点、视角与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市,祖籍江西吉安。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称号。2004年起,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书艺丛谈》《国学入门》《龚鹏程四十自述》《中国诗歌史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论》《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等一百六十多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卷 唐宋诗史论

何谓盛唐?

一、王维的形象

二、岑参的面貌

三、孟浩然的风姿

四、唐人看盛唐

五、盛唐地位的确立

六、明清对盛唐的认识

七、盛唐的诠释

从杜甫、韩愈到宋诗的形成

李商隐的人生抉择

李商隐与佛教

一、李商隐学佛的经过

二、李商隐学佛的原因

三、李商隐与僧佛有关的诗作

四、结语

爱情与政治之间——李商隐的人格与评价

妻子岂应关大计

英雄无奈是多情

功罪千秋付史评

无题诗论究

一、有意创造的诗体

二、无题诗在批评观念史上的意义

三、以无题为赋事的解释路向

四、以无题为比兴的解释路向

五、诗与谜:怎样解无题?

论李商隐的樱桃诗——假拟、代言、戏谑诗体与抒情传统间的纠葛

一、樱桃的困惑之感

二、另一个思考的起点

三、代人啼笑的写作方式

四、假拟诗体所显示的诠释问题

五、“做诗”与“言志”

《东涧写校李商隐诗集》校记

知性的反省:宋诗的基本风貌

一、两种美感的永恒对照

二、宋文化的发展

三、本文研究的态度与方法

四、宋诗的基本风貌

宋诗与宋文化——我对宋诗研究的基本看法

词史上的陈亮

第二卷 元明清诗史论

论元遗山与黄山谷

耶律楚材新论

一、元代汉化的关键人物

二、仍待研究的耶律楚材

三、重建礼乐名教的世界

四、恬退自养的内在需求

五、融冰炭于一冶的生命

六、由文学了解生命形态

阳明诗学发微

江盈科诗论小笺

清初诗坛比兴观概说

《极乐庵诗话》论考

一、极乐庵诗话

二、《骨董琐记》笺

三、歌儿舞女篇

四、傅山亭林诗

五、霜红龛情话

六、姜斋诗事解

七、船山诗意考

八、附贴纸三张

九、布拉格存稿

论渔洋

论徐增

论叶燮

论沈德潜

论薛雪

说龚定盦的侠骨幽情

一、游仙情怀之两重考察

二、箫心剑气

三、纪游中的艳情

四、余论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发微

晚清诗人讽寓的传统

一、绪说

二、讽寓的意义

三、常州之学的笼罩与刺激

四、诗比兴笺的提出

五、讽寓的形态

晚清诗歌综述

一、通论

二、郑孝胥

三、陈衍

四、陈三立

五、易顺鼎、樊增祥

六、学义山诗诸家

七、黄遵宪

论高阳说诗:文学与历史

中国诗歌史论(龚鹏程文学漫步)是200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龚鹏程。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诗歌史论(龚鹏程文学漫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六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十六辑。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七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十七辑。
中国文学变迁史略 电子书
本书以朝代为纲,分成唐虞夏商文学、周秦文学、汉代的文学、魏晋及南北朝的文学、隋唐五代的文学等十一篇,建构了中国文学由庙堂走向民间、由文士集团走向普通民众、由雅文学走向俗文学的变迁趋势。
泰戈尔精品集·诗歌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抒情诗《目光》《黎明盛会》《爱情的加冕》,叙事诗《婆罗门》《礼佛的宫女》《幽会》,歌词《清泉》《雨季》《流云的游伴》等诗歌作品,读者能够从中领略泰戈尔诗歌的优美、流畅、颇富哲理的艺术特点,接受美的熏陶。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