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遗传学原理(下册)

分子遗传学原理(下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吴乃虎教授历时多年完成的遗传学呕心沥血大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根据科研与教学实践,在深入研读并分析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近八年的艰苦努力撰写成的一部暂新的分子遗传学著作。

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主要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分子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等章节;下册重点涉及基因表达的调节、突变重组与转位以及表观遗传学和模式生物等内容。

在重点讨论分子遗传学基本原理的同时,作者还着力反映当今相关研究领域的许多新内容和新进展。此外,还纳入了作者多年来学习分子遗传学的心得体会,如“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发展”“基因概念的演变”等。因此,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创新性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作者吴乃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讲席教授。

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转基因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等多项有关真核基因表达调控分子机理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任务。

在国内外有关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编写出版《基因工程原理》、《基因工程术语》和《基因工程与农业》等专著,翻译出版《基因操作原理》和《DNA克隆》等译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前言

鸣谢

第七章 原核基因表达活性的调节

第一节 若干基本概念

一、原核基因表达的调节方式

二、原核基因表达的诱导与阻遏

三、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

四、原核基因表达调节的原理

第二节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正调节

一、大肠杆菌乳糖的利用

二、F质粒与大肠杆菌部分二倍体

三、乳糖操纵子基因突变的互补测验

四、组成型突变的互补测验——lacI基因和lacO操纵单元的发现

五、Jacob和Monod乳糖操纵子模型

第三节 大肠杆菌其他类型操纵子的表达调节

一、半乳糖操纵子的双重表达调节

二、色氨酸操纵子的弱化调节

三、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三重调节

第四节 原核基因表达的网络调节

一、核糖体蛋白合成的调节

二、rRNA和tRNA合成的协同调节

三、反馈抑制作用的调节

第五节 原核基因表达的RNA调节

一、核糖开关的发现

二、核糖开关的分子结构

三、核糖开关的类型

四、核糖开关的功能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真核基因表达活性的调节

第一节 真核基因表达调节概述

一、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差异

二、真核基因与原核基因表达调节机理的差异

三、真核基因表达调节的特性

四、真核基因表达活性的微调问题

第二节 研究真核基因表达调节的实验方法

一、研究RNA表达与定位的实验方法

二、研究蛋白质表达与定位的实验方法

三、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四、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第三节 染色质与真核基因表达的转录调节

一、染色质的组分

二、核小体的结构

三、核小体组蛋白N端尾部结构域的修饰

四、染色质的高级物理结构

五、活性染色质的结构特征与基因的转录活性

第四节 DNA与真核基因表达的调节

一、基因重排的调节方式

二、基因扩增的调节方式

第五节 基因调节蛋白与真核基因的转录调节

一、真核启动子和转录调节蛋白

二、真核基因调节蛋白的类型

三、转录因子的转录调节作用

第六节 RNA与真核基因表达的调节

一、mRNA加工的调节方式

二、核质mRNA转运的调节方式

三、mRNA稳定性的调节方式

四、mRNA翻译的调节方式

第七节 信号与真核基因表达的调节

一、信号概念

二、信号转导的一般特点

三、信号转导途径

四、激素信号对真核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基因突变与修复的分子机理

第一节 突变的基本特性及分子基础

一、突变的若干概念

二、DNA核苷酸序列的碱基变化

三、基因突变的类型

四、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五、突变的表型效应

第二节 自发突变的分子机理

一、DNA复制校正体系失活引起的基因自发突变

二、碱基互变异构化与基因的自发突变

三、脱氨基作用引起的基因自发突变

第三节 物理诱变

一、紫外线诱变作用的分子机理

二、电离辐射诱变作用的分子机理

三、热诱发突变的分子机理

第四节 化学诱变

一、化学诱变剂的检测技术

二、碱基类似物的诱变作用

三、改变DNA分子结构的诱变剂

四、嵌入DNA分子的诱变剂

第五节 DNA损伤的修复

一、直接修复机理

二、切除修复机理

三、错配修复机理

四、重组修复机理

五、SOS修复机理

六、DNA双链断裂修复机理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遗传重组与转位

第一节 概述

一、重组的概念及其生物学作用

二、重组的类型

三、重组与转位的若干概念

四、重组与转位的生物学功能

第二节 同源重组

一、同源重组的分子基础

二、同源重组之Holliday模型

三、同源重组双链断裂修复模型

四、减数分裂同源重组

五、参与同源重组的主要蛋白质及其功能

第三节 位点特异性重组

一、大肠杆菌λ噬菌体的位点特异性重组

二、位点特异性重组的酶学基础

三、位点特异性重组在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基因转变

一、粗糙链孢霉的普通生物学

二、基因转变的分子机理

第五节 转位子与转位作用

一、转位子的类型

二、转位作用的分子机理

三、RNA转位子

四、基因重排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表观遗传学

第一节 表观遗传学概述

一、先成论与后成论

二、中心法则的质疑

三、若干基本概念

第二节 X染色体失活与表观遗传

一、哺乳动物X染色体的失活

二、哺乳动物X染色体剂量补偿效应的分子机理

三、哺乳动物维持X染色体稳定失活状态的分子机理

四、果蝇性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

五、秀丽隐杆线虫性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

第三节 DNA甲基化与表观遗传

一、DNA甲基化的检测技术

二、胞嘧啶的甲基化作用

三、DNA甲基化酶

四、DNA甲基化模式

五、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六、DNA甲基化与表观遗传调节

第四节 非编码RNA与表观遗传

一、小干扰RNA

二、参与RNA干扰作用的若干核酸酶

三、小干扰RNA

四、微RNA

第五节 基因组印记与表观遗传

一、基因组印记与印记基因

二、单等位基因表达机理

三、哺乳动物基因组印记的关键性特点

四、哺乳动物基因组印记与人类疾病

第六节 染色质重塑与表观遗传

一、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二、染色质重塑

三、染色质重塑的机理与功能

第七节 表观遗传效应的传递

一、表观遗传效应的起因

二、表观遗传效应的传递机理

三、蛋白质修饰作用表观遗传效应的传递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模式生物的分子遗传学

第一节 大肠杆菌

一、一般生物学概述

二、噬菌体

三、质粒

四、转位子的研究应用

五、细菌DNA的转移方式

六、限制与修饰

七、大肠杆菌及其噬菌体对分子遗传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节 酿酒酵母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

二、酿酒酵母生命周期

三、酿酒酵母细胞的遗传转化

第三节 秀丽隐杆线虫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

二、生命周期

三、性别决定

四、主要生物学贡献

第四节 黑腹果蝇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

二、果蝇的生命周期

三、黑腹果蝇染色体

四、黑腹果蝇性别决定途径

五、P元件与转基因果蝇

第五节 小鼠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

二、小鼠的生命周期

三、转基因小鼠的构建

四、小鼠的基因打靶技术

五、基因敲除技术

第六节 拟南芥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

二、生命周期

三、突变体库的构建

四、基因定位克隆

参考文献

索引

分子遗传学原理(下册)是2020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吴乃虎。

得书感谢您对《分子遗传学原理(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进化流行病学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阐述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进化流行病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各类疾病方面的实践。
抗肿瘤天然产物分子药理学 电子书
一部能反映天然产物抗肿瘤分子药理研究水平和最新成果的著作。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应用指南 电子书
核医学科室日常工作的必备用书。
非编码微小分子RNA与心脏疾病 电子书
经过十多年的时间,人们对非编码微小核苷酸的认识日渐清晰,其对心脏疾病的研究也日趋成熟。但是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整理,特别是针对国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更是需要这样一本专著,系统了解本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研究现状。1.系统介绍MicroRNAs研究的历史,基本策略;2.从生理调控的角度介绍MicroRNAs对心脏生理的调节作用;3.从疾病的角度介绍MicroRNAs对心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干预作用;
高等数学 下册 电子书
本书共有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每节均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核心知识点配备微课,每章后面附有总复习题和小结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