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

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见解独特,是研究中国社会学史的一部力作,可供社会学界教师、学生和研究者阅读,也可供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的研究者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的第一代社会学者,曾经苦苦探索,以源自西方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的文化体系与社会问题,试图在动荡的大时代中寻找一条强国富民之路。本书生动翔实地勾勒了中国社会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建立、发展、变迁的过程,记述了陶孟和、李景汉、陈达、吴景超、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等社会学家的学术观点、社会实践和人生探索,探讨了中国社会兴衰与社会学以及社会学者命运的联系。

作者简介

作者阎明,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本书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7年),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2009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社会学在中国的兴起

第一节 以群学治群

第二节 学科体制建设的起点

第三节 “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50]

第四节 以实地调查记录社会变迁

第二章 社会学在中国的成长

第一节 第一代中国社会学者群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学学科之规模与地位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者之社会观

第四节 西方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社会调查运动

第一节 信仰社会调查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困难

第三节 奠基石

第四节 “涓涓之水”

第四章 乡村社区——社会学的实验室

第一节 为谋求全体农民的幸福

第二节 认识农村,改造农村

第三节 民族文化之再造

第四节 求治必于乡村

第五章 人口——社会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 乐观?悲观?

第二节 现代人口统计之路

第三节 生活难,工作亦难

第四节 中国现代人口普查的开端

第六章 出山作得许多声

第一节 吴景超的为人与治学

第二节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

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的途径

第四节 从“新经济”到“新路”

第七章 乡土中国

第一节 建立比较社会学的基础

第二节 黑暗中的探索

第三节 乡土重建

第八章 人·环境·文化

第一节 社会的文化基础

第二节 民族的“位育”

第三节 从历史到现代的桥梁

第九章 1949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 唯物史观的新社会学

第二节 以“阶级分析”调查农村

第三节 谋农村问题之根本解决

第四节 工人运动与劳工问题

第十章 社会学与社会建设

第一节 社会学者之政治观

第二节 社会学与社会行政

第三节 浮动的局势与人心

第四节 十字路口的抉择

第十一章 社会学在新时代

第一节 社会运动与社会学

第二节 重新定位

第三节 社会学的“改造”

第十二章 “社会学在新中国还有地位吗?”

第一节 为社会学说话

第二节 “修桥补路”

第三节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人口

第四节 “百家争鸣”与“互相监督”

第十三章 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根本的分歧

第二节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

第三节 “国家的放火犯”

结论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是201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阎明。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过程社会学 电子书
讨论当代社会学就不能不提到安德鲁·阿伯特的工作。好的社会科学著作必须足够有想象力。阿伯特从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料来源和实例中汲取了大量养分,并将其融合到令人惊叹的原创性、破坏性和丰富的分析中。对行动者和结果等基本概念的拷问,对序列和生态如何挫败因果论断的洞察力,在微观社会学的基础上重建宏观社会学的努力,以及对道德层面的开垦只是本卷的几个重要主题。本书既是一本好书,也是一项对社会科学家理解和开展其
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与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新时代社会治理研究) 电子书
一部从实证调查出发探讨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与社会治理研究的学术专著。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总第5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承办刊物,本册是第5卷。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总第6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承办刊物,本册是第6卷。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总第7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承办刊物,本册是第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