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审美现代性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审美现代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审美现代性视角,综合考察和解析了20世纪初新西兰籍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审美现代性视角对20世纪初新西兰籍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进行了综合考察和解析。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曼斯菲尔德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风格、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主题和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审美范式。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考察,本书旨在说明:曼斯菲尔德小说虽为短篇,但它们在形式和主题上体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在形式上,曼斯菲尔德小说特有的结构、叙事、语言、话语等现代主义风格使其体现出反讽、颓废、怪诞、恐惑等这些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审美范式。在主题上,对现代人的创伤、压抑、死亡、幻灭、焦虑、异化等负面情绪的表达和自我分裂、自我丧失、为物所役等生存状态的摹写使她的小说隐含了对启蒙现代性的否定和反思,彰显出审美现代性的特质。

作者简介

作者王素英,1968年生,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美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曾在《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主持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一般项目、河北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河北师范大学社科重点项目等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重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价值与意义

前言

第一章 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现代性

第二章 曼斯菲尔德与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曼斯菲尔德与同时代作家

第二节 曼斯菲尔德小说的革新

第三章 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风格

第一节 曼斯菲尔德小说风格的形成

第二节 淡化情节的结构

第三节 传神寓意的细节描写

第四节 “顿悟”技巧

第五节 多视角叙述技巧

第六节 陌生化叙述技巧

第七节 对话与复调特征

第八节 独特的时空处理技巧

第九节 象征技巧

第十节 诗化的语言

第十一节 意识流技巧

第四章 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主题

第一节 曼斯菲尔德之孤独的一生

第二节 曼斯菲尔德之死亡萦绕的一生

第三节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孤独

第四节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死亡

第五节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幻灭

第六节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异化

第七节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创伤压抑

第五章 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审美范式

第一节 反讽(Irony)

第二节 颓废(Decadence)

第三节 怪诞(the Grotesque)

第四节 恐惑(the Uncanny)

结语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审美现代性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素英。

得书感谢您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审美现代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启蒙实践研究 电子书
展现新文学创作的各种现代性实践形态,剖析新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实践属性。
浪漫派视域中的美国现代诗歌审美的实用主义 电子书
《浪漫派视域中的美国现代诗歌审美的实用主义》围绕美国现代诗歌审美与实用主义哲学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其主要观点为,发轫于美国历史经验的现代诗歌与实用主义哲学之间具有内在的动态关联,前者从后者那里获得了审美性情、思维模式、意义结构和哲学底色,同时也为后者提供了思想品味、理论灵感、诗学范式和诗性气质。
神猴:印度“哈奴曼”和中国“孙悟空”的故事在泰国的传播 电子书
两大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的古典文学中都有代表性的“神猴”,印度神猴是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中国神猴是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印、中神猴故事也流传到泰国,并深受泰国百姓的喜爱和推崇。本书从民间流传和文本流传两个方面入手,以两个神猴在泰国社会文化中的影响为线索,相互交流的现状为重点,对印度哈奴曼、泰国哈奴曼以及“中国哈奴曼”——孙悟空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找到他们形象演变
秒懂费曼学习法(漫画版) 电子书
什么是费曼学习法?其关键点有哪些?读者从哪些方面入手,可以快速掌握费曼学习法?这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本书共6章,围绕费曼学习法的四个关键点——确立目标、输出、回顾、简化展开讲述。第1章介绍了费曼学习法的概念与内涵;第2章讲述了升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学习中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习效能;第3章讲述了确立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一些可以现学现用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工具;第4章讲述了
儒家视阈中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 电子书
本书将越南汉文小说置于政治伦理、家庭伦理及个体之间人际准则等方面进行考察,从中提取“忠”“孝”“节”“义”“信”等核心范畴,考察其在越南汉文小说文本中的反映,可以看到儒家主要思想观念在古代越南社会得到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流播与渗透。不仅如此,越南汉文小说中的作者、引文用典现象也是对越南汉文小说的具体补充,是理解作品主旨内涵、文化意蕴的重要途径。最后通过比较中越两国小说在接受儒家思想中体现的异同,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