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研究(博雅文丛)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研究(博雅文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西湖小说以独特的空间地域性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文学地理研究价值。

内容简介

该书从杭州西湖的地域性方面,深入探讨了西湖小说兴盛的原因,“湖山—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西湖小说中放生、泛舟等西湖风俗与杭州城市生活情状,西湖诗词大量融入导致的西湖地域审美特质,西湖祈梦与科举胜地、情爱之梦与江南佳丽胜地、失落之魂与杭州政治中心变迁等诸多关系的论述,令人眼前一亮。

作者简介

作者胡海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概念界定

二、明末以前西湖小说概况

三、研究现状与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兴盛的地域因素

第一节 东南形胜与梦华怀旧

一、昔日的荣华

二、后世的失落

三、梦华怀旧情结

第二节 运河之城与交通枢纽

一、运河之城与西湖小说兴盛的地理基础

二、交通枢纽与西湖小说兴盛的优越条件

第三节 杭州书坊主与小说家群

一、数量:刊刻逐步复兴与创作始终繁荣

二、质量:走精品创新路线

三、典范:书坊主与小说家的密切合作

四、“生意经”:杭州书坊主的新气象

第四节 杭州史志与西湖故事

一、方志与史料笔记

二、宋元小说与民间故事

第二章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题材的地域特色

第一节 醇厚浓郁的西湖风俗

一、西湖放生

二、游湖泛舟

三、祭扫进香

第二节 斑斓繁杂的市井生活

一、贩卖与欺诈

二、火灾与消防

三、赌博与诉讼

第三节 悲欢离合的爱情婚姻

一、青楼传说:对幸福爱情的执着追求

二、妒妇奇闻:对家庭婚姻的坚定守卫

第三章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西湖众生的塑造

一、人物形象的移民化

二、人物形象的文人化

三、人物形象的拟古化

第二节 西湖诗词大量融入

一、小说中西湖诗词的特征

二、小说中西湖诗词的作用

第三节 梦境巧妙运用

一、小说梦境的分类

二、小说梦境的功能

第四节 语言本土化

一、语言本土化的表现

二、语言本土化的作用

第四章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与科举文化研究

第一节 杭州的科举盛况与明末清初西湖小说家的困境及心态

一、南宋与明清时期杭州的科举盛况

二、明末清初西湖小说家的功名困境与宣泄、补偿心理

第二节 “于祠祈梦”与明末清初西湖小说中的科举迷信

一、文昌梓潼帝君与杭州及明清小说的关系

二、西湖小说重塑科举神的路线图与良苦用心

三、西湖小说“于祠祈梦”的科举文化内涵

第三节 西子湖畔的科举景象

一、状元情结与“状元谱”

二、宋代与明清科举的剪接组合

第五章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与文学地理研究

第一节 “湖山—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典型意义

一、“母亲湖”与生命湖:“人亦因西湖以传”

二、杭州城:“西湖得人而显”

第二节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中的西湖景观研究

一、西湖景观的层理构造

二、西湖景观的人文内涵

三、西湖景观的叙事属性

四、西湖景观的文本功能

第六章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的局限

第一节 时代意识与现实精神昏沉麻木

第二节 地域色彩逐渐淡化

参考文献

附录

结语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研究(博雅文丛)是201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海义。

得书感谢您对《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研究(博雅文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看风景的心情:我与西湖“申遗”不期而遇 电子书
本书摒弃以往品评西湖的图书旧套路,以作者作为西湖申遗参与者、西湖保护实践者和西湖文化传播者的视角,用讲故事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图文并茂地讲述西湖文化景观和其历史风貌,旨在传播西湖文化、保护世界遗产。本书重点讲述作者西湖申遗的缘起、经历,以“我”的参与见证无数“我们”为西湖申遗、传播西湖文化做出的各种尝试和努力,生动阐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想信念。该书力求做到情节打动人,语言要诙谐,逻
时代小说坊·守望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王汉坤在大革命前夜秘密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又与组织失去联系50年中,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矢志不渝地在湘北王家铺一带唤醒民众、组织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之后又参加抗日战争,支援解放战争,支持土改,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奋斗不止。小说情节贴近生活,真实感人,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理想追求。
中国小说史略 电子书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对中国小说考证源流,分辨真伪,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囊括汉人小说、六朝志怪、唐传奇、宋话本,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引据丰富,见解独到,分析鞭辟入里,评断允当,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
“尚情”思潮的生命审美研究:晚明人情小说的“理”与“欲” 电子书
本书以晚明时期的人情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个体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通过“情”的演变,即从“情欲”的觉醒到“欲”的泛滥,再到“理”的回归,展现生命的内向探索过程。以生命存在为视角对晚明文化的考察,展现了儒家正统意识形态与世俗大众文化的对立与融合的过程。在理与欲、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一系列矛盾中,个体生命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即一种审美与伦理的统一,既是历史问题,也是建构当代社会的新的意识形态与价值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加迪斯研究 电子书
本书把威廉·加迪斯这位被忽略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纳入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的视野,分析加迪斯作品的主题思想,探讨加迪斯如何实现他对后现代社会的批评,体现了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对历史现实和文化脉络中所隐含的危机的洞察,深刻领会他在小说中如何实现形式创新与意义深度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