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思维与沟通:发现审计问题、克服沟通障碍、实现审计价值

内部审计思维与沟通:发现审计问题、克服沟通障碍、实现审计价值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学习内部审计底层逻辑,用一套思维解决不同的内审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的审计案例与实务场景对审计思维与沟通这两个主要能力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涵盖审计思维的内涵与体系、审计思维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审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效的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的方法、内部审计的人际冲突与化解等重要内容。

作者简介

编者袁小勇,从事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工作30余年。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内控管理师(CM)项目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教材主编)、北京审计学会工业企业委员会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内部审计工作法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序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丛书前言

本书前言

上篇 内部审计思维

第1章 何为内部审计思维

1.1 思维

1.2 内部审计思维体系

第2章 系统思维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

2.1 战略思维运用

2.2 整体性思维运用

2.3 结构化思维运用

2.4 风险思维运用

第3章 逻辑思维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

3.1 归纳与演绎

3.2 分析与综合

3.3 抽象与概括

3.4 正向与逆向

第4章 博弈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

4.1 博弈思维的运用

4.2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第5章 创新思维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

5.1 换元思维

5.2 发散思维

5.3 类比思维

5.4 动态思维

第6章 内部审计思维能力的自我评价与提升

6.1 内部审计人员思维能力自我评价

6.2 内部审计人员思维能力提升

6.3 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训练案例

6.4 审计人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训练案例

6.5 审计人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训练案例

下篇 内部审计沟通

第7章 内部审计沟通概述

7.1 沟通的基本知识

7.2 内部审计沟通的含义、分类及作用

7.3 内部审计沟通方式的选择与沟通效果

7.4 内部审计沟通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第8章 有效的内部沟通

8.1 内部审计的上行沟通

8.2 内部审计的平行沟通

8.3 内部审计的下行沟通

第9章 有效的外部沟通

9.1 与监管部门的沟通

9.2 与外部审计机构的沟通

9.3 与被审计单位客户的沟通

第10章 内部审计的人际冲突及其化解

10.1 内部审计人际关系为什么如此重要

10.2 内部审计人际冲突的产生

10.3 人际冲突的化解

丛书后记

内部审计思维与沟通:发现审计问题、克服沟通障碍、实现审计价值是2022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袁小勇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内部审计思维与沟通:发现审计问题、克服沟通障碍、实现审计价值》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审计 电子书
本教材以注册会计师协会最新颁布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为依据,面向“审计”科目,体现了该科目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同时,在多年研究该科目大量真题的基础上,提炼出该科目考试的命题特点与解题规律,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通过考试。本教材共23章,第0章为“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旨在总结、提炼考试内容的重点及命题方式,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复习与应试策略;第1章至第22章主要讲解审
审计 电子书
本书系“高职会计专业立体化课程改革系列教材”之“审计”课程的配套教材,以“能力导向、项目(任务)载体、素养贯穿、课证结合”作为整体设计理念,突出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本书以一个工业企业年度审计项目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展开审计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立足于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岗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重视审计整体流程的感知,突出审计实操能力,系校企合作编写,教学内容和实训资源高度贴近实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训教程 电子书
本书分为基础知识和实务审计上下两篇,介绍了内部审计理论概述、内部审计主要工作、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等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 电子书
本书是面对开放的国际工程市场,正视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新视角凸现的问题,探索如何在投资控制的观念、体制、机制、管理实务技术重创新思路,如何促进内部审计与时俱进,如何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实现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联动效应,共同实现建设项目质量、工期、效益三大目标的实务操作书。
审计实务 电子书
本教材按照审计工作过程构造学习情境,案例设计完整,引入了会计师事务所真实审计工作底稿,将工作底稿的编制融入财务报表的审计程序中,并且工作底稿之间前后呼应,体现了审计业务流程环环相扣的完整性,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实际审计工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