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

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中国人的地缘政治视角看待印度与印度洋。

内容简介

古今霸权国家来到印度洋便进入衰落期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印度洋地区争强好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独吞世界从而独控印度洋的想法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对中国和对印度都是有非常有害的,只有分享才是守福之道。

持久聚积中国影响力并以和平的方式向印度洋持续纵深辐射,应当是中国印度洋政策的基本特征。

这是一本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印度视角的中国学者关于印度及印度洋问题的研究著作,其成果也可看作是中国学者站在中国地缘政治立场,对印度海权奠基学者潘尼迦先生的思想在半个世纪后的呼应和回应。

作者简介

作者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国家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系做访问学者,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自序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第一章 印度国家发展及其潜力评估

导语 国家成长与生命成长遵循同一规律

一 从中心到外围:印度国家发展近代中断及其原因

二 印度独立:低成本却先天不足的政治革命

三 土地改革:国家发展奠基中最大的政治“豆腐渣”工程

四 印度工业与民族市场日益脱节及其后果

五 原小则鲜:竭泽而渔的国家财政

六 外资外贸:印度国家利润外向逆循环的重要通道

七 印度IT:依附于国际资本中心的外围产业

八 分析方法、理论归纳与评估结论

第二章 印度洋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区域的大国政治

二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

三 印度洋与印度国家安全

第三章 印度洋与中国政策

一 世界海权体系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概括,中心就是印度洋

二 印度洋是古今大国政治家密切关注的地带

三 印度洋是世界大国政治的汇合与转折地

四 “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尼赫鲁忧虑的是后一种结局

五 印度洋及其北岸的大国地缘政治:历史和现实

六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地缘政治板块间有着强烈的挤压式互动

七 中亚是世界霸权的坟墓,也是人民反霸斗争必胜的天堂

八 北印度洋与中国安全有重大关联

九 基于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中国印度洋政策新构想

余论

温故篇

我们处在怎样的一个时代?

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新疆地区安全

1962年中美苏三国博弈及其总结

20世纪美国“西藏计划”及其失败

“雅尔塔秘密协定”框架下的中国反分裂斗争及其世界意义

知新篇

中印缘何成了两条道上的车

南海:印度凑热闹,日本很危险

伊朗高原:中国西陲安全的“桥头堡”

石油美元的困境

本书附图

附录一:印度地势

附录二:俯瞰中亚地形

附录三:从西印度洋看印度和中国

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文木。

得书感谢您对《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商事权利论:基于营业自由与机会平等视角 电子书
本书分为本体论、结构论和运行论三编,内容包括:商事权利的本质属性、商事权利的功能定位、商事权利的主客要素、商事权利的体系架构、原生性权利:营业权、商事权利的行使与转让等。
印度 电子书
本书全面展现了印度的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及其效率研究:基于中法比较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对中法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以及比较,并且对重点问题进行详尽分析。
中国事业单位:基于民事主体视角的研究 电子书
中国事业单位,是中国所独有的制度设计,从民法学民事主体视角出发,对这一制度进行了详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