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关系(1978~2018)

中国对外关系(1978~2018)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科学展望。

内容简介

中国为何能够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把握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大方向。就对外关系而言,则是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书中作者都是国内国际问题研究界相关领域内的一流专家学者,他们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深度分析和解读。

作者简介

作者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81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硕士毕业。1981年至198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任讲师。1989年至1993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任研究员、副所长。1994年至2007年8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1995年至2001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亚太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国际学部主任委员、中国东盟博览会高级顾问、中韩友好协会副会长、亚太经济合作委员会(PECC)中国委员会副会长、德意志银行亚太地区顾问等。专长于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者前言

主要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中国对外关系40年

一 改革开放是一场大变革

(一)实施开放发展战略

(二)创建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

二 对外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一)构建开放的经济运行体制

(二)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三)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四)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

三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秩序

(一)实现对外关系正常化

(二)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

(三)推动新型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四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一)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经验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和平发展外交

一 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的探索历程

(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外交

(二)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外交

(三)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外交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

二 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的历史性成就

(二)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的基本经验

三 和平发展外交推动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进步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一 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

(二)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演进

(三)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演进

二 大力推进自贸区战略

(一)加速实施自贸区战略

(二)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的成就

(三)自贸区建设的未来着力点

三 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前景

(一)对以往进程的总结

(二)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中国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

一 中国参与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一)中国与联合国

(二)中国与区域组织

(三)中国与多国集团

(四)中国与全球治理

二 中国参与的特点、经验与启示

(一)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的主要特点

(二)经验与启示

三 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一)未来发展的前景

(二)影响未来中国参与的主要因素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周边外交

二 周边外交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战略

(一)确定周边外交“重中之重”新定位

(二)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新理念

(三)谋划中国的“大周边”外交

(四)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命运共同体”新目标

(五)绘制“一带一路”新宏图

(六)构建周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新安全观

(七)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方略

(八)推行和平解决周边争端的“双轨”新思路

(九)建设中国周边外交人脉新工程

三 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定位

(一)周边外交仍居外交首要地位

(二)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新体系

(三)推行大国协调合作 稳定周边大局

(四)深化与周边“中间国家”的密切关系

中国与欧洲关系

一 中欧关系40年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与欧洲关系的重要战略转折点

(二)战略借重与政治分歧(1978~1995年)

(三)作为中欧关系稳定器的经济外交(1978~1995年)

(四)中欧关系的规范与成熟(1995~2004年)

(五)以合作应对挑战和危机

(六)中欧关系的新定位(2012年至今)

二 中欧关系发展的基本动力与问题

三 面向未来的中欧伙伴关系

中国与非洲关系

一 中国对非洲关系发展的特征

(一)政策调整与磨合阶段(1982~1995年)

(二)对非洲政策充实与蓄势阶段(1995~2000年)

(三)提升与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

二 中国与非洲关系快速发展的经验

(一)持续加大对非洲工作力度

(二)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

三 中国与非洲关系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一)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发展趋势

(二)中非关系发展面临的问题或挑战

(三)维系中非关系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强化的工作

中国与拉美关系

一 积极推进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发展

(一)巩固和扩大在拉美地区的外交阵地

(二)高层互访推进中拉关系升级

(三)中拉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

(四)推进与拉美国家的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

二 扩大与拉美国家的合作

(一)中拉贸易、投资、金融合作全面展开

(二)推动中拉全面合作关系的发展

(三)推进与拉美地区组织的合作

三 构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一)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二)投资与金融合作的提升

(三)拓展外交关系与深化合作

中国与中东关系

一 中国中东外交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调整转型期(1978~1989年)

(二)快速发展期(1989~1999年)

(三)深入合作期(1999~2012年)

(四)全方位合作期(2012年至今)

二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中东外交

(一)建设性参与中东地区事务

(二)在合作中倡导正确的义利观

(三)倡导文明对话与多样共存

三 中国与中东深化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一)抓住发展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机遇期

(二)积极稳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四 政策思考

中国与美国关系

一 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二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三 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历史经验

四 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展望

中国与俄罗斯关系

一 改革开放前中苏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中苏友好同盟阶段(1949~1957年)

(二)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走向分裂阶段(1958~1966年)

(三)中苏对抗和僵持阶段(1967~1981年)

二 改革开放后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1982~1991年)

(二)中俄关系顺利过渡与提升(1992~1996年)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2012年)

(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2012年至今)

三 中俄推动新型国家关系构建

(一)中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的特点

(二)中俄新型国家关系发展的动力

四 推动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发展

(一)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构建

(二)构建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影响

中国与日本关系

一 中日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一)邦交正常化后的平稳发展时期

(二)冷战后的曲折发展时期

(三)进入21世纪后的调整时期

二 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特征

三 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思考

推荐阅读书目

索引

中国对外关系(1978~2018)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蕴岭。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对外关系(1978~201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静水流深:高水平对外投资的实践逻辑 电子书
聚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逻辑和案例,总结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收益逻辑,在深度全球化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非洲研究(第12卷) 电子书
《非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册是第12卷。
变化中的意大利 电子书
本书从经济社会、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等多视角深入剖析近年来意大利发生的重要变化,并基于此探讨新形势下中意关系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重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 电子书
清晰界定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内涵,系统阐明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五种执行手段。
中国科技发展与政策(1978~2018) 电子书
在过去40年中,中国在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其广度和深度不亚于中国任何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本书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事件,理清系统展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然后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展开,包括基础研究、产业科技、高校科技与人才培养、区域科技、企业技术、军民融合以及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