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的历程

探索的历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该文集汇集许成钢教授多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回顾曾经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许成钢文集》的第一卷,其中多数是曾发表于媒体的非学术和半学术的文章,面向对社会科学有兴趣的读者。

在“经济学和科学”篇,收录名为“方法论”“制度经济学”以及“诺奖和诺奖之外”的三组文章,作者旨在通过这些文章与经济学—社会科学同行以及广大读者对话,从方法论出发探讨经济学及整个社会科学面对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思想之路和师友”篇,收录以“困惑与思考”和“通往科学:父母与师友”为题的两组文章。与通常纯学院教育出身的学者不同,作者学术思想的形成主要产生于自身对社会的直接观察和思考。好奇、困惑、持续地思考和学习,始终贯穿作者的学术成长之路。同时,作者的父母以及几位重要师长的启发和指引也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两组文章以自传和传记的形式,记录作者与他的父母和部分师友对科学和社会问题的探讨和见解,以及基本的学术态度。 作者希望这些文章不仅可以启发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帮助更广泛的读者群了解作者的父辈以及作者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历程。

作者简介

作者许成钢,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美国科斯研究所(RCI)理事,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研究员。1991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香港大学钟瀚德基金经济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首尔国立大学“世界 级大学”讲席教授、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2013年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2016年获得中国首届经济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篇 经济学和科学

第一章 方法论

经济学、经济学家、经济学教育:五个“不相关性”理论基准

经济学理论的贫困:从博尔顿“货币主义的贫困”得到的启发

经济学是不是科学?

经济学有用吗?

科学研究的价值观

中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

简述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的过去和未来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评科尔奈的《动态变化、竞争和过剩经济》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制度的研究

第三章 诺奖和诺奖之外

2018年诺奖点评:可持续增长

2019年诺奖点评:方法论的贡献

减贫与政策:许成钢对话班纳吉

从理论到实际:我所认识的米尔格罗姆

第二篇 思想之路和师友

第四章 困惑与思考

我的“文革”十年

我的自学生涯

漫漫求索路

学术生涯的简短回顾

附1 我的学校:绥滨农场回忆录

附2 绥滨农场老友记

第五章 通往科学:父母与师友

毕生的启蒙者:纪念许良英一百周年诞辰

做人—做学问,人生观—世界观:祝父亲九十大寿

民主在中国的常识与误解:评许良英、王来棣的《民主的历史》

许良英:自由精神的启蒙者

王来棣:历史真相的寻踪者

马赫、爱因斯坦和对实在的探索

科尔奈的学术贡献和影响

思想的历程:我所知道的科尔奈

科尔奈:我的老师、导师、密友和父辈

一个天才的陨落:怀念马丁·魏茨曼

附3 中国的乡镇企业:模糊界定的合作制

科斯对经济科学的启蒙

不做容易的事:追忆詹姆斯·莫里斯

麦克法夸尔:“文革”起源的探索者

探索的历程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许成钢。

得书感谢您对《探索的历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刺猬的优雅 电子书
巴黎腔,文艺范。一少一老的奇异邂逅,她们如何蜕变、重生……
农夫的梦想 电子书
本书讲述了一位心怀梦想的农夫,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能够种下一座繁茂的玫瑰花园。能够将自己亲手种的玫瑰花分享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但是他的命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一系列的波折变化。最后他将如何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玫瑰花园。
黑暗的心 电子书
本书讲述:英国人马洛承担了海外任务,他作为汽船船长受雇于比利时贸易公司,运输象牙到刚果河下游——尽管该河流没有特别命名,读者可以推测它为刚果自由邦境内的刚果河,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有殖民地。然而,他还有一个紧迫的任务,那就是运回库尔兹——另一个象牙贸易者,使他回归文明。这一高度象征性的故事实际上是故事中的故事。它遵循马洛的叙述,从黄昏到傍晚,向一艘停泊在泰晤士河口船上的一群船员讲述了他的刚果之行。
钢的树 电子书
本书是武术格斗题材的一系列作品,其中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同时尚武与尚德相辅相成,立功与立言立德并行不悖,现代智识、美育和传统的侠义伦理让小说中的少年男女完成了阳光成长。如《约拳》中,武术高手八戒面对力量时所呈现出的谦卑与敬畏,《跤王》中缸子对道义的坚守与执着,以及《拳王》中夏雨用尽全力与无常命运搏斗的样子,无一不令人动容。书中所扬溢的青春热血与结实深厚的成长力量吸引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