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布莱希特第一篇系统的理论著作,素有“新诗学”之称。
内容简介
布莱希特的剧论和文论在德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已有一套7卷本《布莱希特剧论全集》,并收入30卷本的《布莱希特全集》中,在西方文论界影响很大,是研究文艺理论的常备案头书,然而,在中国却仅有一本选本《布莱希特论戏剧》。本套布莱希特作品系列即以30卷本《布莱希特全集》中的剧论和文论部分为原本,选取其中最知名的剧论,邀请布莱希特研究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张黎和丁扬忠担任主编,邀请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老师担任译者,并邀请本领域专家为每本书撰写序言或选取其关于本书最经典的研究论文代序,为中国读者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最早阐述自己对戏剧新观点的文字,多系以剧本说明的形式写就的,如《关于<马哈哥尼城的兴衰>跋语》《关于<三角钱歌剧>跋语》等,希特勒上台后,布莱希特流亡国外,疲于奔命和致力于反法西斯斗争,更无暇作系统的理论梳理。《戏剧小工具篇》是作者战后回国途中在瑞士撰写的,可说是布莱希特第一篇系统的理论著作,素有“新诗学”之称。
作者简介
作者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诗人、导演。生于德国奥格斯堡。1933年后流亡欧洲大陆。1941年前往美国,1947年返回欧洲。1949年起定居东柏林,创办柏林剧团。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副院长,荣获1951年国家奖和1955年列宁和平奖。
作为戏剧家,他是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史诗剧”的创立者。他也是现代戏剧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剧场改革者和戏剧理论家,以“离间效果”为核心构建了欧洲崭新的戏剧美学体系。代表作品有《三毛钱歌剧》《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等。
布莱希特作为诗人的地位并不比作为剧作家的地位低。从最初的诗集《家庭祈祷书》开始,直至成熟期的代表作《斯文堡诗抄》和后期的标志性作品组诗《布科哀歌》,布莱希特以朴素语言,平民视角,以及社会关注,对所处的时代和生活其中的人类状况做出生动的反应,创造了全新的政治诗歌。他在诗与现实之间,写作与政治之间,致力于一种调和,而抒情完全消匿于诗的宗旨背后,这种他称之为“无韵抒情诗”的现代诗,被视为德语诗歌语言的伟大革新,已成为当代德语诗歌极其重要、无所不包的典范。
他对中国古典诗歌青睐有加,翻译过少量白居易、李白、苏东坡的诗,尤其偏爱白居易那些透视民生、针砭时弊的作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论布莱希特戏剧学派
文前彩插
戏剧小工具篇
前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
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五十九
六十
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六十四
六十五
六十六
六十七
六十八
六十九
七十
七十一
七十二
七十三
七十四
七十五
七十六
七十七
戏剧小工具篇补遗
为《小工具篇》辩护
论实验戏剧
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
史诗戏剧
教育戏剧
戏剧和科学
史诗体戏剧是一个“道德讲坛”吗
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史诗体戏剧吗?
戏剧能够再现今天的世界吗
舞台上的辩证法
相对的急迫
一条迂回的道路
运用辩证法的另一实例
给在《冬战》里扮演青年赫尔德的演员的信
《大胆妈妈》的两种表演方法
由发现错误而产生的一个舞台创造的实例
性格刻画点滴
关于强制发生共鸣的对话
关于革新
新内容的戏剧形式问题
关于大众戏剧的说明
K—类型与P—类型
科学时代的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的K—类型与P—类型
间离的政治理论
一 政治戏剧
二 戏剧中间离方法的政治理论
戏剧小工具篇是201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得书感谢您对《戏剧小工具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