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

纳豆激酶: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纳豆激酶的研究历史、生物活性及应用前景。

内容简介

纳豆激酶是来自新鲜纳豆中的蛋白质,多年来的研究发现,纳豆激酶具有非常好的溶解血栓的生物学活性,因此,纳豆激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成为了近些年来的一个热点领域。

为了给纳豆激酶的研究、应用提供支持,作者将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和作者新的工作汇集成册,介绍了纳豆激酶的研究历史,纳豆激酶的分子结构与生物合成,它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纳豆激酶制剂、质量控制,溶栓作用,抗凝血作用,对血压、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纳豆激酶的毒理学研究及临床研究等。

作者简介

编者陈杰鹏,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博士、沈阳药学院微生物制药硕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纳豆激酶生产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广东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纳豆激酶的发现

第一节 纳豆

一、纳豆的发展史

二、日本纳豆与中国豆豉是孪生姐妹

三、纳豆种类

四、纳豆的气味

五、纳豆的实验室研究

六、纳豆含有的活性成分及其功效

第二节 纳豆激酶

一、纳豆激酶的实验室研究

二、纳豆激酶的生物活性

三、纳豆激酶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开发

第二章 纳豆激酶的分子结构与生物合成

第一节 纳豆激酶基因与分子结构

一、纳豆激酶的基因

二、纳豆激酶分子结构

三、纳豆激酶与其他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同源性比较

第二节 纳豆激酶的生物合成

一、纳豆芽孢杆菌的鉴定

二、纳豆激酶的生物合成

三、纳豆激酶的生产

四、纳豆激酶生产工艺的优化

第三节 纳豆激酶的生产调控和分子改造

一、目前已经选育的纳豆杆菌

二、纳豆激酶基因工程菌——纳豆激酶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表达

三、纳豆激酶的分子改造

第三章 纳豆激酶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第一节 纳豆激酶提取工艺参数的筛选

一、温度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二、pH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三、有机物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四、金属离子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五、一些中药成分对纳豆激酶的影响

第二节 纳豆激酶的提纯

一、纳豆激酶的提取

二、分离纯化

第四章 纳豆激酶的制剂

第一节 纳豆激酶肠溶片

一、配方

二、制备工艺

三、工艺说明

第二节 纳豆激酶胶囊

一、纳豆激酶肠溶胶囊

二、纳豆激酶结肠缓释胶囊

第三节 纳豆激酶口服液

一、纳豆激酶口服乳

二、W/O乳剂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制剂稳定性

三、制备为W/O乳剂后纳豆激酶稳定性提高的可能原因

四、荷负电物质对纳豆激酶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

五、实验因素(血凝块法)对纳豆激酶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

第四节 纳豆激酶生物微胶囊

一、纳豆激酶产生菌的PDMDAAC-NaCS微胶囊

二、纳豆激酶产生菌的SA/CS-CaCl2/PMCG微胶囊

第五节 负载纳豆激酶的淀粉纳米颗粒(纳豆激酶-NP)

第六节 纳豆激酶免疫脂质体

一、纳豆激酶免疫脂质体的制备

二、制备免疫脂质体过程中纳豆激酶活性的变化

三、纳豆激酶免疫脂质体冻干品的制备

第五章 纳豆激酶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纳豆激酶的活性检测

一、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三、纤维蛋白块溶解时间法(CLT法)

四、Flion-酚法

五、血清板法

六、试管法

七、酶联免疫法

八、甲基苯磺酰-L-精氨酸甲酯底物法

九、四肽底物法

十、纤维蛋白底物法

十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二节 纳豆激酶的电泳检测

第三节 纳豆激酶质量标准

第六章 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

第一节 纳豆激酶对血凝块的影响

一、纳豆激酶对血凝块的影响

二、纳豆激酶溶栓实验条件考察

第二节 纳豆激酶对纤维蛋白的影响

第三节 纳豆激酶对体内血栓的影响

一、纳豆激酶静脉注射对血栓的影响

二、纳豆激酶结肠植入对血栓的影响

三、纳豆激酶肠溶颗粒灌胃给药对血栓的影响

四、纳豆激酶原粉直接口服对血栓的影响

五、纳豆激酶对兔股动脉血栓的再通

六、纳豆激酶对实验性肺栓塞的影响

七、胃、肠环境对纳豆激酶溶解血栓的影响

八、纳豆激酶与蚓激酶溶栓作用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纳豆激酶的溶栓原理

一、纳豆激酶对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影响

二、纳豆激酶对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的影响

三、纳豆激酶对蛋白的溶解作用

四、纳豆激酶的多肽水解活性

第七章 纳豆激酶的抗凝血作用

第一节 血液凝固过程

第二节 纳豆激酶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一、纳豆激酶对家兔凝血时间的影响

二、纳豆激酶对家兔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

三、纳豆激酶对家兔凝血酶时间的影响

四、纳豆激酶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五、纳豆激酶对大鼠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

六、纳豆激酶对凝血酶引起的大鼠纤维蛋白凝固时间的影响

七、纳豆激酶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八、纳豆激酶对添加小蓟的血浆凝固时间的影响

九、纳豆激酶与凝血因子的分子对接

第三节 纳豆激酶对血小板生理特性的影响

一、纳豆激酶对血栓大鼠血小板的影响

二、纳豆激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三、纳豆激酶对颈总动脉血栓大鼠白三烯的影响

四、纳豆激酶对颈总动脉血栓大鼠前列腺素E2的影响

五、纳豆激酶对颈总动脉血栓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六、纳豆激酶对正常动物体内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

七、纳豆激酶对正常动物血浆内皮素-1和NO水平的影响

八、纳豆激酶对人血浆GMP-140和vWF含量的影响

九、纳豆激酶对颈总动脉血栓大鼠TXB2和6-Keto-PGF的影响

十、纳豆激酶对颈总动脉血栓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十一、纳豆激酶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第四节 重组纳豆激酶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第五节 纳豆激酶肠溶微丸的抗凝作用

第八章 纳豆激酶对血压、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第一节 纳豆激酶对血压的影响

第二节 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第九章 纳豆激酶的其他功能

第一节 抑菌作用

第二节 抗氧化作用

第十章 纳豆激酶的体内过程

第一节 纳豆激酶的吸收

一、纳豆激酶的吸收

二、纳豆激酶的生物利用度

三、去乙酰毛花苷对纳豆激酶在肠道中吸收部位的影响

四、纳豆激酶在小肠中的吸收部位

五、肠道环境对纳豆激酶的影响

第二节 纳豆激酶血药浓度

一、纳豆激酶家兔体内血药浓度

二、纳豆激酶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十一章 肠道全蛋白的吸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从全蛋白吸收的观点回顾小肠微组织结构

第三节 全蛋白被完整吸收的证据

第四节 全蛋白的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

一、全蛋白的吸收机制

二、影响全蛋白吸收的因素

第五节 结论

第十二章 纳豆激酶的毒理学研究

第一节 纳豆激酶急性毒性研究

一、纳豆激酶肠溶颗粒经口给药最大耐受量测定

二、静脉注射纳豆激酶急性毒性研究

第二节 纳豆激酶长期毒性研究

一、纳豆激酶胶囊长期毒性

二、纳豆激酶原料的毒性实验

三、纳豆激酶乳剂的长期毒性

第三节 纳豆激酶致突变研究

一、骨髓微核试验

二、Ames试验

三、染色体畸变试验

第四节 纳豆激酶生殖毒性研究

第五节 纳豆激酶对红细胞的影响

一、纳豆激酶对全血中红细胞的影响

二、纳豆激酶对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影响

第六节 纳豆激酶注射液过敏性研究

第七节 纳豆菌的致病性研究

第十三章 纳豆激酶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纳豆激酶与化学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纳豆激酶与抗凝剂香豆素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二、纳豆激酶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三、纳豆激酶与蚓激酶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纳豆激酶与中草药的相互作用

一、纳豆激酶与韩国红参的相互作用

二、纳豆激酶与其他中药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纳豆激酶与食物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纳豆激酶与身体状况的相互影响

第十四章 纳豆激酶组合物

第一节 纳豆激酶-红曲组合物

第二节 纳豆激酶-红曲组合物的临床研究

一、受试者

二、测定指标

三、评价方法

四、结果

第十五章 纳豆激酶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纳豆激酶Ⅰ期临床实验

第二节 纳豆激酶 Ⅱ期临床实验

附录 纳豆粉相关质量标准

缩略语表

纳豆激酶: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纳豆激酶: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基础生物学实验指导 电子书
本书稿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18种基础生物学基本实验,第二部分介绍了20种基础生物学综合实验,第三部分介绍了5种设计实验,可为生物学专业本科生掌握基础生物学实验技能提供参考。
发育生物学实验指南 电子书
本书分为动物发育实验和植物花发育实验两篇,涵盖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与受精过程、线虫的发育实验、文昌鱼的发育实验、硬骨鱼的发育实验、植物花发育的生理学实验、植物花发育的组织学实验等内容。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电子书
本书阐述的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况、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实验室操作规范以及运行管理等部分,全书体现了"看后即懂、懂后能做"的原则,改变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仅停留在纸面之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在具体实际工作之中的问题,提高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可操作性。
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电子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的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全书分3篇共10章:水处理基本知识、污水处理领域基本生物处理新技术、微污染水领域生物处理新技术。主要内容为:水处理基本知识概述、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生物处理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新技术、生物膜生物处理新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新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微污染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本书从基础理论入手,
未知生物大百科 电子书
在全世界人迹罕至的秘境、被人类废弃的军事工业遗址、毒瘴燠热的原始丛林、纵横交错的地下城市、黑暗未知的幽深水域,潜藏着人类尚未辨别真假的古怪生物这些遍及全球的隐密角落——泰国汹涌的湄公河、南美洲的亚马逊丛林、墨西哥的古城荒原东欧诡秘的哥特教堂、南极洲的冰盖深处、蒙古空旷的无人戈壁,频频爆发怪物惊扰的新闻事件。你听说过未知生物吗?雪人、野人是藏在地球上的其他人种,还是幸存的远古巨猿?水怪、湖怪不断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