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以重温“赶考”命题,重温新中国史,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内容简介
由北京日报理论部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赶考》近日正式出版。本书以党中央在西柏坡―香山―北平城的行动轨迹为主线,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为新中国奠基”“时间开始了”三个篇章展开。
本书充分挖掘党史细节,结合大量的重要会议、政权建设、党的建设、开国大典等重要史料,以丰富的历史细节,立体呈现出新中国从萌芽、孕育成型到诞生的整个过程,详细阐述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初心、执政的智慧以及人民大众对新生共和国的欢呼与期待,是一部有深度、有温度的共和国孕育史、创建史。
作者简介
北京日报理论部,主办有《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理论部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办刊理念,以文会友,吸引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问题,以感受社会发展的洪流,体会时代的脉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一 历史性“赶考”和中国共产党
重新振起“赶考”精神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踏上了“赶考”路,在新民主主义大革命中考出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考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考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赶上时代”为使命踏上新的“赶考”路,考出了真正活跃起来的中国,考出了新一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新的历史性“赶考”
“赶考”归根到底考的是党,考出了“两个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而赶上“新的群众的时代”则是党所面对的最新考题
代序二 决胜千里:振翅扫遍全中国
从延安到西柏坡:党的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接续描绘新中国蓝图
从西柏坡到香山:进京“赶考”,走向全国胜利
从香山到中南海:政治军事并驾,理论探索先行,为新中国奠基
上篇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定规立制:七届二中全会意义深远
明确新中国的国体、政体与政党体制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号召全党加强学习
提出“赶考”的重大命题
牢记“两个务必”
确立六条规定
提炼阐述党委会工作方法
华北建政:为中央人民政府肇基
正式揭开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序幕
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创建了组织和干部基础
为新中国开创了一整套重大的政治制度
具有中央和地方双重功能
执政经验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延续
众星拱北:政协代表的“长征”
北上!北上!
政治协商是伴有血与火的奉献牺牲
伪装身份,参加新政协的黎族代表
未能现身会场的代表:杨杰被暗杀
共襄盛举:协商民主发明的踪迹
“政治协商”何以众望所归
“正式代表”与“候补代表”之争
昔日对手,两年后聚首怀仁堂
“我们必须学会同他们共事”
毛泽东:这就是一部天书嘛!
首届政协会议,免不了争议
协商民主,已成为民主的重要形式
延伸阅读
“中共中央进北平”若干历史细节
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大设计”——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历史价值
开国盛会上的心声
中篇 为新中国奠基
革故鼎新:人间正道是沧桑
坚守初心,革命到底
天下为公,协商建国
勇于创新,革故鼎新
艰苦奋斗,谦虚谨慎
政治协商:西山爽气朝来馨
毛泽东邀请民主人士到香山商谈,一个主要议题就是新政治协商会议
周恩来、刘少奇、李维汉等领导人也与民主人士积极商谈
新政协筹备会共商国是
“四面八方”:旋闻新策动春雷
“四面八方”方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下提出来的
“四面八方”方针这一概括富有诗意、令人眼前一亮
“四面八方”方针立即不胫而走,产生了春雷响遍大地般的轰动效应
深谋远虑:政治制度的卓越创举
新中国国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创造
新中国政体:亲身实践和体验中作出的一个重大选择
新中国政党制度:正如周恩来所说,“这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
延伸阅读
新中国的一块重要奠基石——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诞生记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亲历毛泽东和宋庆龄到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报到
下篇 时间开始了
时间开始了
全国性大报的报道充满了胜利者的自信和豪迈
地方报纸报道主题突出,版面语言清新而丰富
外国媒体对新中国成立的关注,冷热相当分明
我们的国号——略论新中国之国体与政体
围绕新中国名称的两个争论
我党在创建新中国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对国号称谓的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之内涵
人民共和国的制度特征
心底的欢呼——文化名人笔下的新中国
张元济:“游行欢呼声至夜半方止”
竺可桢:“会场之庄严为余所未曾见”
徐铸成:“全场一片欢腾,余亦感极泪下”
蔡楚生:“天安门前即变成了一片灿烂的灯彩的海洋”
马衡:“天色已晚,开始提灯游行”
潘光旦:“竟日天阴,无烈日,亦是天公作美”
曹禺:“那真是高兴,知道国家站起来了”
夏衍:“一望之下,是一片红旗的海”
杨沫:“这胜利、这欢乐,是我们多少同志、多少人民的鲜血、头颅换来的呀!”
陈寅恪:“愿留在国内”
冯友兰:“解放军可真是‘秋毫无犯’”
胡风:“时间开始了”
沈容:“心花怒放的一刻”
巴金:“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事实”
钱钟书、杨绛:“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
周一良:“听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感到万分激动”
向前,向前,向前——朱总司令“进军令” 与行将彻底解放之中国版图
朱总司令“进军令”
南下,南下——所向披靡
进军大西北——高歌猛进
进军大西南——雷霆万钧
向华东沿海进军——风卷残云
大剿匪——摧枯拉朽
延伸阅读
回忆“开国大典”实况广播
他们,保卫了开国大典的安全
开国大典阅兵的若干历史细节
亲历者日记中的开国纪事
赶考:从西柏坡到开国大典是2020年由北京嘉睿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北京日报》理论部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赶考:从西柏坡到开国大典》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