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客家侨商

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客家侨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究客家侨商的多重身份,了解客家文化的开放性与传统性。

内容简介

从侨民到华侨,飘洋过海的客家人身份其实是多重角色的复合,既有“侨”的性质,又有“商”的意味,而且这两者均表达出客家文化内涵,使客家侨商与其他地方的华侨区别开来。本书详细介绍了客家侨商的历史发展,重点突出其在国内外的创业经验,以及对侨居地和侨乡社会的回馈。读者可以从本书了解客家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以及这一民系文化的传统性与民族性。

作者简介

魏明枢,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1976年—1987年在五华县横陂镇读小学、中学;1987年7月—1991年7月在汕头大学历史系学习;1991年7月至今在广东省嘉应学院政法系任教。其间,1993年—199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课程;1998年—1999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班学习;2005年—2007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学习,获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嘉应学院副教授,主要担任历史课程的教学,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重点集中于近现代客家华侨、名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岭南文化书系》编委会名单

《客家文化丛书》编委会名单

岭南文化书系·前言

客家文化丛书·序

目录

一 客家侨商及其历史故事

(一)“客家侨商”的内涵

(二)客家侨商历史故事的讲述

二 客家侨商历史的开端

(一)唐朝:水车窑揭开了客家海外贸易史

(二)宋朝:松口卓满开启了客家海外移民史

(三)明朝:客家海外移民现象的增多

(四)早期客家侨商的“奸民”形象

三 清代前期客家侨商群体的形成

(一)客家移民南洋风气的初步形成

(二)到越南采矿的“客长”黄恒有

(三)在南洋建立兰芳国(兰芳公司)的罗芳伯

(四)远及大西洋海事的《海录》

(五)乾嘉年间南洋华侨中的“客家帮”

四 晚清客家侨商(一):在海外

(一)叶亚来与吉隆坡

(二)张弼士与槟城客家的崛起

(三)张煜南、张鸿南兄弟与棉兰

(四)姚德胜与怡保

五 晚清客家侨商(二):在中国

(一)清政府的招侨引资政策与客家侨商的应对

(二)客家侨商与清末铁路建设

(三)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

(四)客家侨商与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开创

(五)客家侨商与家乡新学教育的兴起

六 民国客家侨商史话

(一)万金油大王胡文虎

(二)谢枢泗与泰国合艾市

(三)博览会的积极推动者

(四)民国客家侨商在中国的经济投资

(五)民国客家侨商与家乡教育

七 客家侨商与中国梦

(一)客家侨商的历史形象

(二)客家侨商的创业品质

(三)客家侨商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后记

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客家侨商是2015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魏明枢。

得书感谢您对《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客家侨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田野民俗志.“跨文化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共分4个部分,内容包括: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理论、田野作业的特殊技术训练、田野作业个案选例。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城市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主要阐述当代城市与城市产生的文化以及文化塑造城市之间关系。
苏丹经贸文化 电子书
苏丹不仅创造出丰富灿烂的“努比亚文明”,还是非洲黑人文明、埃及文明、古代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等各种文明的交汇地。本书采取厚今薄古的写作方式,全方位介绍了苏丹的国情、经贸、历史、文化、风俗礼仪等,突出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和可读性,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系统而全新的苏丹社会文化知识,为企业家、商人以及从事对外商贸交流的各界人士,提供翔实而可靠的知识信息。
巴林经贸文化 电子书
巴林王国是海湾地区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也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巴林现已发展成为海湾地区旅游和购物大国。本书采取厚今薄古的写作方式,全方位介绍了巴林的国情、经贸、历史、文化、风俗礼仪等,突出了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和可读性,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系统而全新的苏丹社会文化知识,为企业家、商人以及从事对外商贸交流的各界人士,提供翔实而可靠的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