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客家书院

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客家书院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客家文化教育,书院历史介绍,民风教化传承。

内容简介

《客家书院》主要通过历史上梅州地区的书院介绍客家文化教育。书院的藏书、讲学与祭祀,对历史上客家梅州民间崇文重教之风的兴盛与慎远追宗的中原礼俗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客家书院》侧重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客家自然环境的背景下,从历史上梅州的书院建设与发展事实出发,介绍客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客家(梅州)本土的文化教育与民风教化等问题,为外界认识了解客家民系文化内涵、崇文重教传统提供一个新视角、新思路。

作者简介

曾令存,嘉应学院文学院教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暨南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客家文化与文学研究。$$$$$曾令存1964年11月出生,广东梅县人,1982年9月至1989年7月就读干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作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被评为教授。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嘉应大学(学院)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工作。主要学术方向为当代文学史、当代散文与客家文化研究,已出版《贾平凹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客家姓氏堂联考释》(合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4),参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另发表有学术论文50多篇。$$$$$曾令存,1964年出生,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982年至1989年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20世界中国文学的研究。参编有《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等,另发表有学术论文《1948~1949:》、《“十七年文学研究”与“历史叙事”的重构》等4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岭南文化书系》编委会 名单

《客家文化丛书》编委会名单

岭南文化书系·前言

客家文化丛书·序

目录

绪论

一 几个相关概念

二 客家书院研究情况

三 本书内容及其他

第一章 历史概况

一 分布情况

二 兴衰原因

三 相关书院

第二章 文化传播

一 藏书讲习:传播文化

二 书院祭祀:教化民风

三 书院学规:士人品格

四 书院文化:客家文化

第三章 兴教育才

一 梅州教育的发轫

二 书院人才的培育

三 新式学堂的兴起

第四章 保护传承

一 客家书院现状

二 整理与保护设想

三 书院精神传承

参考文献

后记

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客家书院是2015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曾令存。

得书感谢您对《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客家书院》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田野民俗志.“跨文化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共分4个部分,内容包括: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理论、田野作业的特殊技术训练、田野作业个案选例。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建德水文化 电子书
本书以水为切入口,分别从地理、资源、产业、人文、精神等不同角度,梳理了建德的水文化。
城市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主要阐述当代城市与城市产生的文化以及文化塑造城市之间关系。
苏丹经贸文化 电子书
苏丹不仅创造出丰富灿烂的“努比亚文明”,还是非洲黑人文明、埃及文明、古代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等各种文明的交汇地。本书采取厚今薄古的写作方式,全方位介绍了苏丹的国情、经贸、历史、文化、风俗礼仪等,突出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和可读性,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系统而全新的苏丹社会文化知识,为企业家、商人以及从事对外商贸交流的各界人士,提供翔实而可靠的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