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性别集叙录初编

清代女性别集叙录初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清代女性别集叙录(初编)》:320篇叙录,深入研究清代女性文学成就,具开拓意义。

内容简介

该书是宋清秀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女性别集叙录”结项成果,通过考述清代女性别集作者的生平事迹、版本源流、诗文内容、文献价值等,撰成320余篇叙录,汇为一编,题作《清代女性别集叙录(初编)》。清代女性别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文学成就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但近百年来相关研究甚少,新时代之研究亦较为薄弱,虽有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作了初步的著录,但目前尚无较为细致、完备的清代女性别集叙录。本书著录虽未完备,但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做了可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凡例

卷一

《卧月轩稿》六卷、《续刻》一卷 顺治八年刻本

《智生遗草》一卷 顺治八年《卧月轩稿》附录本

《古香楼集》四卷 康熙四十二年刻本

《墨庄诗钞》二卷、《词余》一卷、《文钞》一卷 康熙三十六年刻本

《绿净轩诗钞》五卷 康熙四十六年刻本

《绿净轩续集》一卷 乾隆十七年刻本

《商夫人锦囊集》二卷 道光间刻本

《未焚集》一卷 道光间刻本

《浣香阁遗稿》一卷 道光二十七年活字本

《凝香阁诗稿》三卷 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黄皆令诗》一卷 顺治十二年邹氏鹭宜斋刊本

《云卧斋诗集》一卷、《诗余》一卷 清抄本

《青山集》一卷 顺治十二年邹氏《诗名媛八家集》本

《啸雪庵集》四卷 清初刻民国抄配本

《竹笑轩吟草》一卷、《续集》一卷 清初刻本

《竹笑轩吟草三集》一卷、《诗余》一卷 清初刻本

《海棠居初集》一卷 民国间吴兴刘氏《求恕斋丛书》刻本

《拙政堂诗集》二卷、《诗余》三卷 乾隆间吴骞《海昌丽则》本

《素赏楼集》八卷、《破涕吟》一卷 康熙五十六年杨大晟刻本

《清音集》一卷 清初抄本

《个山遗集》七卷 民国二十三年梅花书屋排印本

《石园随草》二卷、《随草续编》一卷、《随草诗余》一卷、《亦园嗣响》一卷 康熙四十一年《石园全集》本

《映然子吟红集》三十卷 康熙间刻本

《玉窗遗稿》一卷 乾隆吴骞《海昌丽则》刻本

《梅花园存稿》一卷 乾隆五十九年吴氏拜经楼刻本

《凝翠楼集》四卷 康熙四十七年朱氏银槎阁刻本

《徐烈妇诗钞》二卷 民国间石印本

《峡猿草》一卷、《绿窗小咏》一卷 清抄本

《苔窗拾稿》二卷 雍正三年刻本

《宿花龛诗草》一卷 清抄本

《络纬吟》一卷 光绪七年《大亭山馆丛书》本

《霜筠集》一卷 清道光二十年《金陵朱氏家集》本

《蠹窗诗集》十二卷、《诗余》一卷、《文集》一卷 雍正二年刻本

《蠹窗二集》六卷 乾隆年间刻本

《蕉云遗诗》一卷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丛编》排印本

《红雪轩稿》六卷 康熙五十八年刻本

《绣余诗稿》一卷 胡文楷抄本

《兰居吟草》一卷 乾隆十一年《介石堂集》附录本

《澄香阁吟》二卷 道光十八年《螺斋诗钞》附录本

《清芬阁诗草》二卷 清刻本

《梯仙阁余课》一卷 乾隆十三年曹锡黼刻本

《晚晴楼诗稿》四卷、《诗余》一卷、《附录》一卷清抄本

《芸书阁剩稿》一卷 民国二十一年天津金氏重刻本

《闺房集》一卷、《附录》一卷 清刻本

卷二

《挹翠阁诗钞》一卷 清刻本

《培远堂诗集》四卷 乾隆间刻本

《山舟纫兰集》二卷 乾隆十八年四宜轩刻本

《课选楼遗诗》一卷 民国六年补刻《京江鲍氏课选楼合稿》本

《起云阁诗钞》四卷 光绪八年刻本

《清娱阁诗钞》六卷 光绪八年刻本

《三秀斋诗词钞》三卷 光绪八年刻本

《愁丛集》一卷 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晚翠轩遗稿》一卷 嘉庆五年刻本

《素文女子遗稿》一卷 乾隆间袁枚《三妹合稿》本

《楼居小草》一卷 乾隆刻本

《绣余吟稿》一卷 乾隆间刻本

《盈书阁遗稿》一卷 乾隆间刻本

《绣墨斋偶吟》一卷 胡文楷抄本

《瑶华阁诗草》二卷、《词钞》一卷 同治六年刊本

《缦华楼诗钞》一卷 光绪十三年刻本

《湘痕阁诗稿》二卷、词稿一卷 民国十年《随园全集》本

《适吾庐诗存》二卷 嘉庆二十四年陆光宗刻本

《传书楼诗稿》一卷 乾隆五十八年四勿斋刊本

《舟中吟草》一卷 清刻本

《冰雪堂诗》一卷 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畹香楼诗稿》二卷 光绪二十一年石印本

《红鹤山庄诗》二卷、《二集》一卷、《红鹤词》一卷 乾隆间刻本嘉庆三年补刻本

《绣余吟》六卷 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在璞堂吟稿》一卷、《续稿》一卷 乾隆间刻本

《语凤巢吟稿》四卷 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职思斋学文稿》一卷 乾隆五十九年刻本

《蝉鸣小草》一卷 光绪十五年刻本

《芳荪书屋存稿》四卷 乾隆十八年刻本

《钱左才集》一卷 光绪七年《大亭山馆丛书》本

《绿窗吟稿》二卷 清抄本

《虚窗雅课初集》一卷、《虚窗雅课二集》一卷 嘉庆十年刻本

《问诗楼合选》一卷 清稿本

《梅笑集》一卷 嘉庆二十二年叶氏《织云楼诗合刻》本

《蘩香诗草》一卷 嘉庆二十二年叶氏《织云楼诗合刻》本

《绘声阁初稿》一卷、《续稿》一卷 清抄本

《花南吟榭遗草》一卷 清抄本

《树蕙轩诗钞》二卷 道光三年刻本

《浣清诗草》八卷、《续集》一卷、《诗余》一卷 清乾隆间刻本

《绿秋书屋诗钞》二卷 嘉庆十三年扬州文轩楼刻本

《绿秋书屋遗稿》一卷 嘉庆十三年刻本

《盼怡楼诗稿》 胡文楷抄本

《畹香阁诗钞》一卷 嘉庆十三年潜江熊氏惜余堂《赐墨堂家集合编》本

《咏雪楼稿》五卷 道光十三年半偈斋刻本

《听月楼遗草》二卷 乾隆四十八年金氏行素堂刊本

《静斋小稿》一卷 乾隆间刻本

《寄生馆焚余稿》一卷 光绪十年赵希文木活字本

《绿窗吟草》一卷 旧抄本

《味雪楼诗草》一卷、《别稿》一卷 乾隆五十六年刻本

《独吟楼诗钞》一卷 道光十二年刻本

《咽雪山房诗》一卷 道光十七年《湘潭郭氏闺秀集》刻本

《贮月轩诗》一卷 道光十七年《湘潭郭氏闺秀集》刻本

《敏求斋诗》一卷 道光十七年《湘潭郭氏闺秀集》刻本

《绣珠轩诗》一卷 道光十七年《湘潭郭氏闺秀集》刻本

《簪花阁诗》一卷 道光十七年《湘潭郭氏闺秀集》刻本

《簪花阁遗稿》一卷 道光十九年刻本

《澹香阁诗钞》一卷 光绪四年刻本

《浣月楼遗诗》二卷 光绪《东洲草堂集》附录本

《红蕖吟馆诗钞》一卷 光绪四年《澹香阁诗钞》附录本

《幽篁吟馆诗钞》一卷 光绪四年《澹香阁诗钞》附录本

《小红蕖馆附刻》一卷 光绪四年《澹香阁诗钞》附录本

《小幽篁馆附刻》一卷 光绪四年《澹香阁诗钞》附录本

《蠹余草》一卷 乾隆五十六年李氏刻《二余诗集》本

《鸿宝楼诗钞》一卷 道光间刻本

《绣余小草》一卷 乾隆五十六年李心耕辑刻《二余诗集》本

《绣余续草》一卷、《听雪词》一卷 道光三年刻本

《绣余续草》五卷 道光十二年刻本

《春雨楼集》十四卷 乾隆间刻本

《玉芳诗草》二卷 乾隆三十五年覃光南衙署刻本

《有此庐诗钞》一卷 道光间刻本

《长离阁集》一卷 嘉庆二十三年《芳茂山人诗录》附录本

《饮冰集》一卷 嘉庆七年刻本

《听秋轩诗集》四卷、赠言三卷、来书一卷、《闺中同人集》一卷乾隆间刻本

卷三

《信芳阁诗草》五卷 《诗余》一卷 咸丰九年刻本

《餐霞楼轶稿》一卷、附诗余 光绪三十四年排印《言氏家集》本

《琼楼吟稿》一卷、《后录》一卷 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女书痴存稿》一卷 道光五年陈乙刻本

《晚香居诗钞》四卷、《词》二卷 嘉庆八年刻本

《聊思居诗钞》二卷 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莲溪诗集》一卷 道光十一年王氏家刻本

《兰轩未定稿》二卷 道光十一年平乐王氏家刻本

《澹仙诗文集》十卷 嘉庆二年金陵杜新甫刻本

《芸晖小阁吟草》一卷 乾隆间味初堂刻本

《荻庐诗钞》 道光间刻本

《长真阁集》七卷、《诗余》一卷 嘉庆十七年刻本

《写韵轩小稿》二卷 嘉庆九年刻本

《蓬室偶吟》一卷 道光十九年宛林书屋刻本

《澹菊轩诗初稿》四卷、附词一卷 道光二十年宛林书屋刻本

《邻云友月之居诗初稿》四卷、《餐枫馆文集》二卷 道光三十年宛林书屋刻本

《纬青遗稿》一卷 道光九年宛林书屋刻本

《绿槐书屋诗稿》三卷 同治七年刻本

《读选楼诗稿》十卷 光绪二十年东河都督府刻本

《慕伏师班之室诗集》一卷 道光三十年《棣华馆诗课》本

《清晖草堂诗》一卷 道光三十年《棣华馆诗课》本

《仪宋斋诗存》一卷 道光三十年《棣华馆诗课》本

《灌香草堂诗稿》一卷 同治五年刻本

《职思居姑存草》一卷 光绪二十五年洪都致知书局排印本

《绣余吟课》一卷 清刻本

《湘筠馆诗》一卷、词二卷、骈体文一卷 嘉庆十九年刻本

《兰韫诗草》四卷 乾隆五十六年刻本

《韫玉楼诗》四卷,《词钞》一卷 嘉庆十六年刻本

《德风亭初集》十三卷 民国三年蒋氏慎修书屋《金陵丛书》本

《写韵楼诗集》五卷 光绪二十二年乌程庞氏刻本

《瘦吟楼诗稿》四卷 嘉庆间刻本

《五真阁吟稿》一卷 光绪四年刻《崇百药斋文集》附录本

《澹宜书屋诗草》二卷 道光二十七年刻本

《小秋兰馆诗草》一卷 道光十年经畬堂刻本

《红香馆诗草》一卷 附诗余 民国十七年武进陶氏涉园石印本

《古春轩诗钞》二卷 附词钞、文钞 咸丰二年重刻本

《秋红丈室遗诗》一卷 道光间《春晖堂丛书》本

《秋水轩诗选》一卷 光绪二年思补楼木活字本

《澹香楼诗草》二卷、《词草》一卷 乾隆五十七年春新草堂刻本

《萝月轩诗集》八卷 道光十五年刻本

《月蕖轩诗草》一卷、《诗余》一卷 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兰陂剩稿》一卷 清抄本

《静香楼诗草》二卷 道光十二年刻本

卷四

《唐宋旧经楼诗稿》七卷 清道光间刻本

《女萝亭诗稿》六卷 嘉庆十九年扬州阮元刻本

《咏絮亭诗草》四卷 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慈晖馆诗词》二卷 咸丰四年刻本

《绿梅影楼诗词存》二卷 光绪十四年杨志濂刻本

《珠楼遗稿》一卷 嘉庆八年《拜经楼丛书》本

《凝香阁诗钞》一卷 同治三年刻本

《瑶草珠华阁诗钞》五卷、《镂冰词》一卷 道光年间刻本

《芝润山房诗草》一卷、《词稿》一卷 道光十一年刻本

《绮云春阁诗钞》二卷 咸丰六年歙县程氏家刻本

《味梅吟草》四卷 咸丰九年刻《玉山连珠集》本

《朗仙吟稿》一卷 咸丰九年刻《玉山连珠集》本

《雅安书屋文集》二卷、《诗集》四卷、《赠言录》一卷 道光二十四年程氏家刻本

《巢云吟馆诗稿》四卷 嘉庆间刻本

《贻砚斋诗稿》四卷、《衍波词》一卷 嘉庆二十四年萧山高氏额粉盦刻本

《早花集》一卷 同治六年刻本

《写韵楼诗钞》一卷 同治十年京江榷署刻本

《紫佩轩诗稿》二卷 光绪二十二年吴门刻本

《含芳馆诗草》一卷 同治六年刻本

《宜琴楼遗稿》一卷 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澹香吟馆诗摘抄》一卷 光绪三十四年抄本

《苕华阁诗稿》一卷 光绪二十二年李源《冷香楼诗稿》附录本

《纫兰室诗钞》三卷 光绪十七年刻本

《鲽砚庐诗抄》二卷 光绪二十二年耦园刻本

《琴韵楼诗》二卷 嘉庆十三年刻本

《竹韵楼诗词》三卷 道光十一年刻本

《读画楼诗稿》二卷 道光十四年家刻本

《碧香阁遗稿》一卷 嘉庆间刻本

《滤月轩集》七卷 咸丰八年刻本

《寿花轩诗略》一卷 光绪四年《荔墙丛刻》本

《雕青馆诗草》一卷 咸丰十一年《荔墙丛刻》本

《茗韵轩遗诗》一卷 同治四年柴琅寓馆重刊《丹魁堂诗集》附录本

《小停云馆诗钞》一卷 道光三年刻本

《自然好学斋》十卷 同治十三年刻本

《鬘花小草》一卷 胡文楷抄本

《清闺遗稿》一卷 咸丰六年《秀水王氏家藏集》本

《环翠阁诗钞》一卷、《词钞》一卷 嘉庆十六年《文咏楼诗钞》附录本

《绿芸轩诗集》一卷 光绪元年刻本

《清芬阁吟稿》一卷 胡文楷抄本

《芙蓉吟馆诗》一卷 清抄本

《冬蕙轩存稿》一卷 道光间刻本

《悟云诗存》一卷 胡文楷抄本

《养花轩诗钞》一卷 光绪二年陈奉兹《敦拙堂诗集》附录本

《瑶清仙馆诗草》一卷 同治三年张氏刻本

《倦绣阁诗草》一卷 民国抄本

《香南雪北庐集》二卷 咸丰六年评花仙馆活字印本

《天游阁集》五卷、《诗补》一卷 宣统二年顺德邓氏刻本

《双桂轩尺牍》一卷 光绪四年上海申报馆仿聚珍本

《玉燕巢双声合刻》七卷 道光七年刻本

《茹蘖斋诗稿》一卷、《词稿》一卷 宣统二年大同石印本

《藼宧吟稿》一卷 咸丰七年古铜里范氏刻《吴江三节妇集》附录

《倚云阁诗词存》七卷 光绪十二年陈克劬重刻本

卷五

《咏雪斋诗录》一卷 民国二十六年吴名世排印本

《瘦春仙馆诗剩》一卷 民国八年刻本

《双芙阁吟稿》一卷 胡文楷抄本

《韵芳阁诗钞》二卷 同治二年廖氏家刻本

《浣芳阁吟稿》一卷 道光十二年刻本

《碧筠楼吟稿》一卷 道光十二年刻本

《茶香阁遗草》一卷、附录一卷 道光十年《三长物斋丛书》本

《怀清书屋吟稿》一卷 咸丰七年《吴江三节妇集》本

《印月楼诗词集》二卷 道光十年稿本

《双清阁诗》一卷、《诗余》一卷 民国十七年武进陶氏涉园石印本

《芷衫吟草》二卷 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紫霞轩诗钞》二卷、《诗余》一卷 道光二十六年刻本

《筠仙诗存》一卷 同治二年刻本

《绛珠阁绣余草》一卷 道光七年刻本

《倚琴阁诗草》一卷 光绪二十二年俞樾署检刻本

《写韵轩诗稿》一卷 清稿本

《红蔷吟馆诗稿》一卷 咸丰六年刻本

《畹香居诗草》一卷 道光八年宝研斋刻本

《爨余吟》二卷 同治九年刻本

《槐窗咏物诗抄》一卷 道光二十二年王氏冰壶山馆刻本

《睡香花室诗钞》一卷 道光间刻《陔兰书屋诗集》附录本

《话雨楼诗草》三卷 光绪十年言良鑫刻本

《梦湘楼诗稿》二卷、《梦湘楼词稿》一卷 光绪六年刻《湘茧合稿》本

《茧香馆吟草》一卷 光绪六年刻《湘茧合稿》本

《绣余词草》一卷 光绪六年刻《湘茧合稿》本

《古香室遗稿》一卷 民国三十七年排印本

《吟红阁诗钞》五卷 道光九年夏氏刻本

《倩梅簃遗稿》一卷 道光十一年戴熙写刻本

《寄愁轩诗存草》一卷、《词钞》一卷 光绪二十七年潘榕刻《寄云山馆诗钞》附录本

《澹音阁诗钞》一卷、《词钞》一卷 光绪二十七年潘榕刻《寄云山馆诗钞》附录本

《寄云山馆诗钞》十卷、《词钞》二卷 光绪二十七年潘榕刻本

《晚香楼诗稿》二卷、《晚香楼词》一卷光绪三十四年《李氏诗词四种》刻本

《意眉阁诗稿》一卷、《词稿》一卷 光绪三十四年《李氏诗词四种》刻本

《霞绮阁仅存稿》一卷 光绪三十四年《李氏诗词四种》刻本

《胭华楼诗钞》一卷 光绪二十七年《寄云山馆诗钞》附录本

《紫筠轩诗略》五卷 道光十六年刻本

《兰如诗钞》一卷 光绪二年江都李氏半亩园刻《小学类编》附录本

《绿云山房诗草》二卷 光绪四年橘荫轩刻本

《玉尺山楼遗稿》一卷 光绪九年排印本

《疏影楼名花百咏》一卷、《疏影楼名姝百咏》一卷、附《疏影楼遗草》一卷 道光十三年疏影楼刻本

《名花百咏》一卷 嘉庆十三年刻本

《赏奇楼吟草》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琴好楼小制》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采香楼诗集》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修竹庐吟稿》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清溪诗稿》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两面楼诗稿》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翡翠楼集》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晓春阁诗集》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青藜阁诗集》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小维摩诗稿》一卷 嘉庆十六年刻本

《停云阁诗集》一卷 乾隆五十四年任兆麟《吴中女士诗钞》本

《绿筠阁诗钞》九卷《诗余》一卷 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藕香馆诗钞》八卷 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津云小草》二卷、附《梨花梦》五卷 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红香窠小草》二卷 清稿本

《竹烟兰雪斋诗钞》不分卷 清刻本

卷六

《月来轩诗稿》一卷 民国二十九年《上海李氏易园三代清芬集》排印本

《六宜楼诗稿》一卷 民国二十九年《上海李氏易园三代清芬集》排印本

《姚吉仙女史诗稿》三卷 光绪二十九年刊本

《碧华馆吟草》一卷 民国仇埰《江宁方氏遗稿》排印本

《启秀轩诗钞》二卷、附《词》一卷 光绪二十四年大兴朱氏家藏本

《都梁香阁诗词集》二卷 宣统三年徐琪刻本

《焦尾阁遗稿》一卷 民国间王亮排印本

《餐鞠轩诗草》一卷 光绪间刻本

《榕风楼诗存》二卷 光绪十年刻本

《华影吹笙阁遗稿》一卷 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定香楼小草》一卷 咸丰元年刊本

《写韵楼吟草》二卷 光绪十七年刻本

《翦红阁诗草初集》一卷、《二集》一卷、附《诗余》一卷 民国初年庆氏排印本

《桐华阁诗草》三卷、附《诗余》一卷 民国二年铅印本

《味雪楼诗集》一卷、《诗余》一卷 民国间排印本

《吟翠楼诗稿》一卷、《附刻》一卷 光绪十四年刻本

《芸香馆遗诗》二卷 同治十三年刻本

《昙花阁集》四卷、附《赋》 光绪十六年梁氏镜古堂写刻本

《绿君女史七律》一卷 《红学丛钞》本

《天风佩韵轩草》二卷、《诗余》一卷 光绪十三年刻本

《倚红楼诗草》一卷 光绪十七年枕湖楼刻本

《冷吟仙馆集》十卷、附录一卷 光绪十七年刻本

《古欢室诗词集》四卷 光绪三十年刻本

《桐凤集》二卷 光绪十五年苏州书局刻本

《味默小草》一卷 《华氏通四三省公支传芳集》本

《碧香女史遗草》一卷 嘉庆十二年《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本

《绮泉女史遗草》一卷 嘉庆十二年《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本

《瑶泉女史遗草》一卷 嘉庆十二年《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本

《辟尘轩诗钞》一卷 嘉庆十二年《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本

《绮云阁遗草》一卷 嘉庆十二年《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本

《吟翠轩稿》二卷 道光十三年《凝香阁合集》本

《挹秀山庄稿》一卷、《瑞芝词草》一卷 道光十三年《凝香阁合集》本

《小琼华仙馆稿》二卷 道光十三年《凝香阁合集》本

《养浩楼诗钞》四卷 民国十六年排印本

《绣箧小集》 嘉庆二十二年朱绶《刻砚楼小集》附录本

《碧云阁诗钞》三卷 咸丰四年刊本

《碧云轩诗钞》一卷 嘉庆二十年刻本

《红韵阁遗稿》一卷 光绪五年苏州刻本

《清风楼诗存》一卷 光绪十七年芙蓉山馆活字印本

《林风阁诗钞》一卷 民国十年南林刘氏《求恕斋丛书》刻本

《倚梅阁诗集》四卷、集唐一卷、《词钞》一卷 宣统元年瞿倬活字本

《小补萝屋吟稿》一卷 清末民初沈家璠节录抄本

《思古斋诗钞》一卷、《楚水词》一卷 民国十七年孙若曾刻本、民国四年双照楼刻本

《绿萼轩集》一卷附词 民国十八年排印本

《怡秋轩初稿》一卷 光绪三十年淮阴耕兰室刊本

《静香阁诗存》一卷 光绪二十四年顺德龙氏刻本

《爱月轩女史遗稿》三卷 光绪十四年刻本

《绮窗吟草》一卷 光绪十九年刻本

《古余芗阁集》一卷 宣统元年南皮张氏代兴堂刻本

《绣桥诗词存》二卷 民国八年汪氏家刻本

《仪孝堂诗集》二卷 民国六年石印本

《华蕊楼遗稿》一卷 民国五年周氏梦坡室刻本

《锦霞阁诗词集》六卷 宣统二年刻本

参考文献

清代女性别集叙录初编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宋清秀。

得书感谢您对《清代女性别集叙录初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代卫所归并州县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清代卫所及其下辖屯户、屯田改归州县地方管理过程的作品。
清代学政规制与皇权体制 电子书
以清代学政制度为切入点认识中国历史。
清代名臣李光地 电子书
李光地是清代著名政治人物。作为清初名相,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在平息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治理水患、澄清吏治、奖掖学术、发展教育、选拔人才等实际事功方面,特别是在为清政府奠定思想统治的重心方面,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对康熙时代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考察了李光地近半个世纪的仕途生涯,系统梳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政绩,并对李光地的历史地位进行客观
清代思想家李光地 电子书
李光地是清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长达四十八年的宦海生涯中,他鞠躬尽瘁,勤恳不懈,为康熙盛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个人行动与康熙时代的政治生活紧密相关,他的思想又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着极其微妙的互动关系。本书从李光地的思想渊源、政治思想、理学思想、易学思想及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科技等其他思想,较全面地考察了李光地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也借此考察了李光地思想对清初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电子书
作者近三十年深入研究清代政治与社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