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有关费启鸿夫妇的传记。
内容简介
费启鸿(1845—1923),著名的中国通,从1888年起出任由美国北长老会所主办的上海美华书馆的主任,后来又兼任《教务杂志》的总主笔。在费启鸿的长期领导下,美华书馆逐渐发展成上海著名的出版机构,也是上海最早采用汉字活字印刷的机构。费启鸿夫人随丈夫一起来华生活,夫唱妇随,相知相爱,一同见证了晚清上海社会变迁。
本书由费启鸿夫妇的孙子根据家族保留的书信档案写作而成,为解读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汤森·费奇,费启鸿夫妇的孙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第一章 成为一名牧师
西储学院
莱恩神学院
授圣职
第二章 麦克莱伦家族
丹尼尔·麦克莱伦
罗伯特·劳森·麦克莱伦
罗伯特·威廉·博尔顿·麦克莱伦
后记
第三章 远赴中国
告别
开往中国的慢船
上海
来自中国的信札
避暑
传教士与仆人
解释概念
第四章 苏州
费佩德的诞生
R. W. B.麦克莱伦的来访
巡回布道
玛丽·艾略特·费奇的诞生
建造一座住房
迷信
纸人
写给海外传道部的年度报告
饥荒
传教士会议
玛丽对儿童所做的工作
宗教会议
拜访知府
鸦片
嘉托玛领事论鸦片
珍妮特·格里斯沃尔德·费奇的出生
进步和问题
佛教
传教使团董事会的支持
真正的博爱
来自地方官的一封信
谣言
学校建筑和小教堂
回国休假
第五章 回美国休假
有关传教的布道文
休息和娱乐
一次对家乡的访问
弗里蒙特
返回中国
第六章 回到苏州
在上海的一年
中国来信
阿瑟·克拉克·费齐逝世
感恩节
乔伊的诞生
人间天堂
虎丘
寺庙
住家船
爱丽丝·雷蒙德·费奇的诞生
中法战争
翻译《圣经》
杨格非先生的答复
“God”的中译名
进展报告
霍乱
第七章 宁波
来自父亲的礼物
金钱问题
战胜疾病的信仰和医药
从中国寄给《海外传教士》杂志的一封信
穷人的福音书
中国人的殷勤好客
求教
台风
中国牧师
困难时期
海外传道部的报告
第八章 美华书馆遇到的麻烦
1888年的长老会全体代表大会
第九章 上海
美华书馆
财务问题
寻找助手
更多的财务麻烦
美华书馆之目的
新的美华书馆小教堂
博美龄小姐的小册子
过去的大学
《家庭纪事报》
美华书馆
未来的大学
传教士会议
旅行的费用
R. W. B.麦克莱伦
休养生息
美华书馆的工作
第二次回国休假
排华思潮
排外法案
传教士们的反应
回国休假(续)
“中国人”对传教士
萨莉·哈福德之死
新的小教堂
第十章 伍斯特
罗伯特
明妮
珍妮特
第十一章 送给慈禧太后的一件礼物
反对意见
反对意见被否决
第十二章 20世纪初前后
医疗事项
假期
与司弼尔秘书产生的摩擦
玛丽的疾病
回国休假
罗伯特
中国的悲哀
义和团运动
在战争之后
珍妮特的婚姻
第十三章 乔伊和爱丽丝
第十四章 20世纪
成长的痛苦
关于建立监理会——长老会书局的提议
美华书馆新馆计划
窘境
值得欢迎的消息
回国休假
明妮和珍妮特
毕业
明妮
在美华书馆的入室行窃
经济衰退中的上海
乔治的事故
乔伊的结婚
辛亥革命
九江暴乱
乔治的信仰
第十五章 晚年
济良所
詹姆斯·费里斯·费奇之死
费启鸿夫人之死
费启鸿之死
费启鸿纪念教堂
附录 关于传教使命的布道文
基督教传教使团
致谢
中西文化桥梁费启鸿夫妇是2024年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约翰·汤森·费奇。
得书感谢您对《中西文化桥梁费启鸿夫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