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分析劳动关系发展历史和法律调整。
内容简介
本书以劳动关系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并运用关系契约的一般理论来研究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较好地揭示了劳动关系的多重属性,为劳动法律制度的进一步设计和构建提供了参考。
作者认为,劳动合同虽然可以从传统的民法角度进行理解,但是传统合同法的理念与做法在劳动合同中并不适用,而应该区分劳动合同的不同阶段,在缔结阶段和履行阶段适用不同的原则,以达到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平衡,更好地调整劳动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叶小兰,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学士、硕士、博士,研究方向和任教课程:环境法、劳动法、经济法。在《华侨大学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湖北社会科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与本质还原
第一节 “从身份到契约”的劳动关系
一、身份性劳动关系阶段
二、契约化劳动关系阶段
第二节 “从契约到身份”的劳动关系
一、古典契约自由的弊端
二、雇佣契约关系向劳动关系的转变
第三节 劳动关系契约本质的还原
一、传统契约观的反思
二、劳动关系的契约本质要素
第二章 关系契约理论探析
第一节 古典契约理论与关系契约理论的比较
一、契约的核心范畴:合意与关系
二、契约的默示类型:个别性契约与关系性契约
三、契约规范的侧重点:个别性规范与关系性规范
四、契约法与社会的关系:剥离与反映
第二节 关系契约理论对契约法的发展
一、关系契约论证了“契约法不会死亡”
二、关系契约论证了“契约的再生”
三、关系契约实现了契约法的价值多元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关系契约属性
第一节 具体化的契约主体
一、古典契约法中主体的抽象性
二、劳动关系主体的具体化
第二节 动态的契约过程
一、契约的长期性
二、内容的不完全性
第三节 关系的高度嵌入性
一、利益和负担的共有与分担
二、“交易专用性”投资的存在
三、难以货币化或量化的契约交换
第四章 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劳动关系团结
第一节 劳动关系团结的规范来源
一、劳动关系团结的内部规范来源
二、劳动关系团结的外部规范来源
第二节 劳动关系团结的维持
一、劳动契约的长期化趋势
二、灵活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三、劳动关系单方解除权的限制
四、劳动关系终止时专用性资产的保护
第五章 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劳动关系公平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主体的角色实体化与利益融合
一、实体化的劳动关系主体
二、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融合
第二节 劳动关系公平的实体和程序要求
一、劳动关系公平的实体要求
二、劳动关系公平的程序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劳动关系研究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叶小兰。
得书感谢您对《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劳动关系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