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紧扣近代会馆等同乡群体转型成为公共团体的时代脉搏,探讨了影响乡谊流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乡谊流动的拓展与分化。
内容简介
乡谊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因素。书中以明清同乡京官印结为切入点观察了京师政治制度运作与出仕者社会生活,通过会馆禀请和衙门给示晓谕讨论了乡谊流动与清朝基层社会法秩序的构建,会馆管理制度的演进亦可见乡谊流动与政治的互动。既协作又冲突的多重面相展示了政治对乡谊流动的包容与限制。
本书凸显了观念史与社会史的结合,亦在社会史与政治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作者简介
作者唐仕春,1973年出生于四川开江县。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1992年9月-1996年7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9月-2001年7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北洋时期的社会史、法制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基本概念
第一章 乡谊流动的启动
第一节 桑梓与利益:乡谊流动中的权衡
第二节 满足需要与服务社会:乡谊流动的动机
第三节 交通与通讯:乡谊流动的物质条件
第四节 舆论:乡谊流动的重要武器
第二章 近代中国乡谊流动的扩展与分化
第一节 乡谊流动的扩展
第二节 乡谊流动的分化
第三节 乡谊流动的分歧
第三章 乡谊流动与制度建构
第一节 出仕、保证与同乡:明清同乡京官印结
第二节 会馆禀请与衙门给示
第三节 政府对会馆的管理、改造与接收
第四章 乡谊流动与政治的互动
第一节 乡谊流动对政治的顺应与挑战
第二节 乡谊流动与租界当局的协作与冲突
第三节 政府对乡谊流动的响应及限度
结论
参考文献要目
一 资料部分
二 研究文献
后记
近代中国的乡谊与政治(“论世衡史”丛书)是202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唐仕春。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中国的乡谊与政治(“论世衡史”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