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关键技术

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关键技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究,助力产业战略转型。

内容简介

“纯电驱动”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车载储能系统是各类电动汽车的核心,对其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对于掌握电动汽车核心关键技术、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战略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重点论述了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的相关原理、理论和方法。本书共8章,主要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方法、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电流特征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混合储能系统三端口功率变换器设计、混合储能系统的小波功率分流方法。本书可以作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章节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第1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概述

1.1 电动汽车发展背景及现状

1.1.1 电动汽车发展背景

1.1.2 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1.1.3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2 新能源汽车结构

1.2.1 纯电动汽车

1.2.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

1.2.3 燃料电池汽车

1.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概述

2.1 储能装置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1.1 储能装置的分类

2.1.2 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2.2 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2.2.1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包与电池系统

2.2.2 超级电容器单体、模组与系统

2.3 电池特性

2.3.1 电学特性

2.3.2 安全特性

2.3.3 其他特性

2.4 超级电容器特性

2.4.1 基本电学特性

2.4.2 采用不同电流恒流放电对超级电容器放电能量的影响

2.4.3 恒流放电、阶跃电流放电对超级电容器放电能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池管理系统

3.1 概述

3.1.1 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

3.1.2 BMS是动力电池系统的核心零部件

3.2 BMS功能

3.2.1 单体采集与均衡

3.2.2 状态监测

3.2.3 电池状态分析

3.2.4 安全防护和故障诊断

3.2.5 充放电管理

3.2.6 信息管理

3.3 BMS结构与典型BMS

3.3.1 BMS结构

3.3.2 典型BMS

3.4 BMS充电控制导引

3.4.1 交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要求

3.4.2 交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硬件设计

3.4.3 交流充电控制导引原理

3.4.4 直流充电控制导引原理

3.4.5 交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控制算法

3.5 BMS绝缘电阻检测

3.5.1 传统电桥法绝缘电阻检测分析

3.5.2 不平衡电桥法绝缘电阻检测分析

3.5.3 绝缘电阻检测电路硬件设计

3.5.4 绝缘电阻检测电路软件设计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方法

4.1 动力电池组单体不一致性机理分析

4.1.1 动力电池组单体不一致性产生原因

4.1.2 动力电池组单体不一致性表现

4.2 动力电池组单体不一致性改善方法

4.2.1 提高设备精度

4.2.2 改善生产工艺

4.2.3 采用分选技术

4.2.4 采用均衡控制技术

4.3 动力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概述

4.3.1 动力电池组均衡控制意义

4.3.2 动力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

4.4 分布式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4.4.1 分布式主动均衡控制系统结构

4.4.2 分布式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工作模式

4.4.3 单体SOC估算

4.5 分布式主动均衡控制方法

4.5.1 放电速率计算

4.5.2 充电速率计算

4.5.3 充放电模式下的动态均衡控制方法

4.5.4 实验验证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

5.1 混合储能系统发展背景

5.2 混合储能系统拓扑结构

5.2.1 双向DC/DC变换器

5.2.2 被动式拓扑

5.2.3 半主动拓扑

5.2.4 全主动拓扑

5.3 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5.3.1 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

5.3.2 基于优化的控制策略

5.3.3 混合控制策略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电流特征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6.1 锂离子电池特性分析

6.1.1 锂离子电池外特性

6.1.2 4种锂离子电池

6.1.3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

6.2 实验装置及实验流程

6.2.1 实验装置

6.2.2 恒流、阶跃电流放电对可用能量的影响实验

6.2.3 不同倍率恒流放电对可用能量的影响实验

6.2.4 平均电流相等的不同周期放电对可用能量的影响实验

6.2.5 不同温度放电对可用能量的影响实验

6.2.6 恒流、阶跃电流放电对电池温升的影响实验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恒流、阶跃电流放电对可用能量的影响

6.3.2 不同倍率恒流放电对可用能量的影响

6.3.3 平均电流相等的不同周期放电对可用能量的影响

6.3.4 不同温度放电对可用能量的影响

6.3.5 恒流、阶跃电流放电对电池温升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混合储能系统三端口功率变换器设计

7.1 三端口功率变换器的结构和工作模式

7.1.1 结构

7.1.2 工作模式

7.2 状态空间模型及传递函数

7.2.1 导通子电路

7.2.2 状态空间模型

7.2.3 传递函数

7.3 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7.3.1 电流闭环控制器设计

7.3.2 电压闭环控制器设计

7.4 实验过程及结果

7.4.1 实验装置

7.4.2 模拟HWFET工况实验

7.4.3 阶跃负载实验

7.4.4 三端口功率变换器效率实验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混合储能系统的小波功率分流方法

8.1 系统结构

8.2 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功率分流方法

8.2.1 Haar小波基本理论

8.2.2 Haar小波功率分流方法

8.3 实验过程及结果

8.3.1 实验装置

8.3.2 Haar小波功率分流实验结果

8.4 基于Symlets小波变换的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

8.4.1 Symlets小波及sym3小波功率分流方法

8.4.2 实验结果分析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封底

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关键技术是2022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申永鹏。

得书感谢您对《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式电池储能在电网中的各种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书共6章,第1章介绍了国内外储能技术发展现状;第2章主要介绍常用的电池储能技术;第3~6章介绍了分布式电池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包括分布式电池储能在电网中的优化配置、建模与仿真、布点定容与协同控制,以及多目标调度策略等。全书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介绍,内容紧贴当前分布式电池储能
大规模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储能技术的发展概况、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电池储能的系统集成及管理技术、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与控制、储能技术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及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与展望。
智能电网中的风光储关键技术 电子书
本书从不同角度对风电场出力特性、光伏电站运行特性、电网接纳风电机理、储能容量配置等诸多方面介绍进行了介绍,并附以实例。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 电子书
本书以探索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关键技术为目标,分析了增程器系统专用发动机的振动源和噪声传递路径,通过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匹配及解耦率优化、增程器发动机测试工况点选择及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减速器啸叫噪声双目标函数优化等技术手段降低了增程器系统引起的整车噪声,通过增程器系统高可靠性弹性连接技术,建立增程器动力总成可靠性台架试验方法,改善了增程器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