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人类学调查与分析,提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值得每一位关心自身及人类命运的读者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何去何从,仍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事关千万中国家庭乃至人类命运的重大现实决策议题。因此关于此类话题的社会学研究尤其值得关注。

作者于1997—2002年间在中国大连对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多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观察访谈,探讨了独生子女在一个过去历代习惯大家庭模式的社会中成长的情形与体验,考察了何种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力量塑造其成长经历,并分析了独生子女身份对于青少年的主体性、体验、渴盼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冯文(Vanessa L.Fong),毕业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是美国著名的中国教育问题研究专家。曾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现任美国爱默思学院副教授。著有《唯一的希望》《重释伊甸园》等,并在美国重量级的人类学期刊上发表过一系列有关中国教育问题的知名文章。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致谢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导论

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孩子们

研究方法

移民之城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现代化的文化模型

代表性的问题

全球进程,本土体验

当小皇帝长大

第一章 “接下来的几个月决定你的未来”:八个青少年的故事

杨舒,富裕的差等生女孩

孙薇,贫困的差等生女孩

滕飞,富裕的差等生男孩

于涛,贫困的差等生男孩

林琳,富裕的优等生女孩

胡莹,贫困的优等生女孩

王松,富裕的偶尔得高分的男孩

陈军,穷困的优等生男孩

系统,文化模型,个人生活

第二章 身负厚望:作为现代化开路先锋的独生子女

限制生育政策

低生育率作为现代化文化模型的组成部分

将第一世界带到中国

消费水平的飞涨

作为第一世界儿童的独生子女

第三章 “小皇帝”头都大了:分层体系中的压力、规训、竞争

教育体系

追求好工作

学而优则向上流动的文化模型

性别与分层的复杂关系

中规中矩之路:规训是成功的手段

提倡良好学习习惯的班级会议

第四章 “现在你打我,你老了以后我打你”: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爱、孝、家长投资

作为退休支持的儿童

“儿女都一样”

“孩子需要双亲”

投资回报率高的孩子

被深爱的孩子

施爱的孩子

不孝之子

20世纪90年代的老年生活

想象未来

强权的孩子

第五章 “惯坏了”:第三世界中的第一世界青年

私人房间

第一世界的饮食

“我要是因为浪费时间倒垃圾,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独生子女不懂顺从”

“独生子女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受宠精英的世界

结语 开拓通往第一世界的道路

附录 本书引用或提及的人物简历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2018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冯文。

得书感谢您对《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 电子书
深入研究了卡车司机这个特殊群体,使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和关爱,并且理解尊重他们的劳动。
流动的家园 电子书
通过打工者的口述能广阔地展现出长三角区域打工群体生活的历史样态,记录打工群体在苏州、长三角等地的工作、生活状况和个人成长历程。
中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离农机制为题,探讨了中国农村转移人口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田野中国) 电子书
在中国人类学学界里,这是一部建立在长时间田野作业基础上的有关香港社会的著作。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中国) 电子书
作者从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