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嵌式社会与民族团结:人类学的视角

互嵌式社会与民族团结:人类学的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互嵌式社区”向“互嵌式社会”的转变为研究理路,探讨了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领域民族团结的生成和表现。以宁夏、内蒙古、四川、广西和陕西等地不同民族文化交往、传播和并存的现实为基础,重点讨论了扶贫工作中的民族关系、互嵌式社区的交往与心态、民俗交往中的地区性、乡村天主教与村落生活等问题,尝试通过基层社会内部多样性如何共存与共同性如何生成的研究,深化对于“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政策话语的认识。

互嵌式社会与民族团结:人类学的视角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著。

得书感谢您对《互嵌式社会与民族团结:人类学的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文化财产的刑法保护:国际和国内的视角 电子书
从战争法对于文化财产刑法保护的规范,到和平时期国际社会对于文化财产蓄意破坏及非法转让行为的约束,再到世界各国对于文化财产的刑法保护,人类社会走过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历程。本书对于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国际公约、国内立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和总结,进而提出无论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针对文化财产的蓄意破坏和非法转让等犯罪行为,国际和国内两种刑事立法进路都是可以合理安排的。
遭遇地方:行动者视角的发展干预回应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关注干预对象的日常生活以及项目实施者、地方官员、居民等不同地方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行为与社会关系,并以民族志方式展现和剖析发展干预的地方实践,揭示在宏观干预条件下发展项目是如何进入当地居民每日生活并最终得以成功或失败的地方逻辑;通过对地方行动者之于发展干预的解构、内化、重塑过程的分析,试图对发展干预者的角色、功能,以及发展干预本身作一制度性反思。
青年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基于正义视角 电子书
本书从对青年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正义批判因素出发,分别从背景、内容、对其他思潮的超越、内在伦理批判的转折及其重要贡献、影响和价值等方面阐述了青年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思想中的正义维度,分析了青年马克思如何实现了资本主义批判的科学性和正义性的结合,为“正义”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
城市融入视角下的农民工权利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利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原流动人口课题组)与国家统计局陕西省调查总队联合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城市融入视角下的农民工权利状况,重点分析了农民工政治融入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旨在促进农民工政治融入,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身份认同视角下的中德关系(1990~2013) 电子书
本书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过去20多年中身份认同视角下的中德关系,梳理德国外交层面的价值观内涵及其理论来源,以及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国家利益的,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德两国外交关系的身份和价值观念背景,对研究中德关系及中国制定对德国外交政策有参考借鉴意义;对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