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诗选本的诗歌阐释与批评

明清古诗选本的诗歌阐释与批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明清古诗选本研究:神韵概念、风雅回归、格调演变、辨体论争与误读审美。

内容简介

选本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独特的一种批评方式,由于其中渗透着编选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态度,选本实际上参与了文学理论、文学接受以及文学批评的建构,但由于其自身的具象化、零散化以及片段化等原因,选本在文学理论及文学思潮发展中的价值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在对明清时期古诗选本进行全面爬梳的基础上,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八部古诗选本作为具体观照对象,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神韵”的内涵扩充与解读。由陆时雍的自然天成、情韵兼至,到王士祯的兼容闲远古淡与沈著痛快,“神韵”的内涵发生了很多改变,这是缩削式误读的结果。第二,“风雅”的回归与时代特色。吴淇通过“汉道”的建构回归到诗歌的风雅传统,王夫之甚至将风雅传统附加到审美趣味上,体现了明清之际诗学回归风雅的时代思潮。第三,“格调”的演变与重新建构。明代复古派的“格调”论偏重在诗歌的风格体貌,经过竟陵派与陈祚明的理论修订,“格调”论“情志”欠缺的一面得以补充,沈德潜在此基础上融合“神韵”说所形成的新格调说,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总结和终结。第四,“辨体”的理论论争与发展。“唐无五言古诗”的论争、汉魏古诗的分离以及古诗乐府的区分都体现了“辨体”理论的发展。第五,“误读”的六朝性情与审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上编

绪论

一 古诗选本概述

二 明清主要古诗选本概述

三 古诗选本研究现状

第一章 “格调”与“性灵”的对抗与融合

第一节 偏重风格体貌的《古今诗删》

一 李攀龙《古今诗删》编选标准

(一)“唐无五言古诗”之内涵

(二)“正宗的五言古诗”与“唐代的五言古诗”

(三)《古今诗删》选诗标准

(四)小结

二 复古派“格调”论中的“性灵”要素

第二节 融合复古与公安的《古诗归》

一 公安派的“性灵”说

(一)公安派“性灵”的底色

(二)公安派反复古之说

二 《古诗归》对“格调”与“性灵”的融合

(一)复古之“厚”与性灵之“灵”的贯通与融合

(二)“灵”之新异及其与正统审美之偏离

(三)由俗入雅——公安之“灵”与竟陵之“灵”

(四)《诗归》与文学思潮之关系

第三节 折中复古与《采菽堂古诗选》

一 《采菽堂古诗选》的“泛情化”倾向

(一)情感层面的“泛情化”

(二)“情”的其他层面

(三)陈祚明之“情”与时代诗学思潮

二 “择词而归雅”

(一)雅的内涵

(二)“隐”与“秀”

三 神、气、才、法

四 小结

第二章 “风雅”的回归与时代特色

第一节 以“情志为本”为论诗标准的《六朝选诗定论》

一 “三际”说

二 “汉道”之体裁论

三 “汉道”之特征

四 小结

第二节 以“温柔敦厚”为论诗旨归的《古诗评选》

一 “气不昌则更无文”

二 判定诗歌雅俗的标准

(一)诗歌情感的社会性

(二)审美表现的含蓄性

第三节 王夫之情景关系理论审美功利并重之二重性与时代思潮

一 情的主导作用

二 情的真实性

三 情景相反相成

四 王夫之诗学理论与时代思潮之关系

第三章 “神韵”的内涵扩充与演变

第一节 自然天成与情韵兼至的《诗镜》

一 “自然之妙,难以力与”

(一)自然天成

(二)以自然为基准的六朝与唐诗、李杜诗评价

二 “情欲其真”

三 “韵欲其长”

(一)“韵”的内涵

(二)“六朝一语百媚”

四 小结

第二节 以清远释“神韵”的《五言古诗选》

一 “神韵”的两种审美类型

(一)山水清远之作

(二)古澹与清远

(三)汉魏风骨之作

二 以清远释“神韵”的审美选择

第三节 对传统的“缩削式误读”——神韵说的另一种解读

一 对五言传统的“缩削式误读”

二 从《五言古诗选》到《唐贤三昧集》

三 缩削式误读的目的及功利性

第四章 “格调”的兼容与集大成性

一 风雅遗意

二 “情真”与“厚”

(一)“情真”

(二)“厚”

三 以自然为宗

四 沈德潜“格调”论的集大成性

下编

第一章 明清古诗选本与诗歌“辨体”批评

第一节 明清古诗选本与五言古诗正宗之辨

一 关于“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的争论

二 关于“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

(一)陈子昂与汉魏风骨

(二)陈子昂的诗歌史地位

(三)陈子昂诗歌的声律体调

第二节 明清古诗选本与汉魏五古之别

一 汉诗的自然与魏诗的造作

二 汉诗的深婉与魏诗的直露

三 汉音的古朴与魏响的鲜妍

四 汉诗的道德价值

第三节 明清古诗选本与古诗乐府“辨体”批评

一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之差异

二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之相通

第二章 明清古诗选本与典范诗人之选择

第一节 明清古诗选本中的陶渊明评价

一 何景明的“诗弱于陶”

二 基于文如其人的陶诗评价

三 基于儒家诗教观的陶诗评价

四 沈德潜陶诗评价的集大成

第二节 明清古诗选本中的谢灵运评价

一 关于“古诗之法亡于谢”

二 谢灵运诗歌的“自然”

三 谢灵运诗中的哲理

第三节 明清古诗选本中的鲍照与谢朓评价

一 乐府圣手鲍明远

二 唐诗先声谢玄晖

(一)清丽细密与开启唐音

(二)善自发端与末篇多踬

三 小结

第三章 明清古诗选本与六朝诗歌之“误读”

第一节 明清时期六朝诗歌评价之演变

第二节 明清时期对六朝诗的“误读”

一 对六朝诗歌性情蕴含之“误读”

(一)以对立方式进行的“误读”

(二)以扩充方式进行的“误读”

二 对六朝诗歌审美趣味之“误读”

(一)王夫之“晋宋风味”的功利色彩

(二)王士禛“神韵说”的功利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明清古诗选本的诗歌阐释与批评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景献力。

得书感谢您对《明清古诗选本的诗歌阐释与批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词曲文体与批评:以明代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文体间的交互关系。
族裔、地方与话语:文学批评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两部分,诗歌批评部分主要以当代藏族汉语诗歌批评为主,从族裔属性和地方性知识两个维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汉语诗歌进行个案和群体研究;小说批评部分以万玛才旦、严英秀、拉先加、云才让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当代藏族小说中呈现的地方性、族裔性、现代性特性,探究当代藏族小说作者创作的文学观念、写作经验、心得体会等。此外,书中加入张曙光、高春林、乔典运、诚然等其他民族作者的小说和诗歌
古诗文课 电子书
从诗词欣赏,到词意解构,字字剖析,以诗为经,词为纬,串联出一幅真实的时代画卷,直观展现诗词的无穷魅力。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7辑) 电子书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是中国言实出版社为“中国政府出版品国际营销平台”量身定做的文学板块,其目的是及时地向海外读者推荐和介绍中国当代最新文学创作成果,促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入选本书的文学作品,均为2021年新近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过,并且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5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2021年新近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过的文学作品,包括蒋韵的《我们的娜塔莎》、徐东的《房子》、刘汉俊的《皋陶的四千年》等,文学体裁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小说、散文、诗歌和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