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梁平诗歌评论集:回顾新诗历史,走进诗坛现场。
内容简介
这是著名诗人梁平的一本当代诗歌评论集。作者回顾了五四以来中国新诗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承担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中国新诗的艺术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当代诗坛的实力派诗人,作者以宏阔而深邃的视角,解读了当代中国诗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让读者走近诗人,走进诗歌现场,更清楚地看到在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诗人及诗作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启幕:以诗歌的名义
关于网络诗歌的现场指认
诗歌:重新找回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两个层面上的尊重与期待——关于抗震救灾诗歌的思考
2011:中国诗歌的现实觉醒
纸上的中国诗歌与非纸上的动静——2012年中国诗歌印象
良好的气节与风范——2013年中国诗歌印象
也说当下的诗歌生态——在杭州西溪湿地“天问”诗歌峰会上的发言
我看江苏新世纪诗歌——在江苏新世纪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记忆中制造一次时间塌方
“攀枝花诗群”的三个向度
如此干净的山水,干净的诗
马科:神圣写作中的诗歌精神
《汶川羌》:攀缘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
与瓷对话:埋伏在釉上的诗意
白连春:我要写完我祖国的字
陆群:现代都市里的古典情愫
陈忠村:和诗歌一起穿行在上海的外乡人
吴雪峰:难得这一隅诗意的寂寞
马飙:爱像花一样开放
诗歌的“可能”,以及“可能”的译码
郭性汶:玩魔方的诗歌淘金者
李小华:坚硬的伤痛与绕指的柔
一代天骄的诗性解读
隐之诗:倾听花园里的回响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李刚:从最细小的爱开始
云的眼睛看到风之上的韵
流浪之旅的浪漫抒情
正在升腾的那些诗意
安遇:带着一个句子出门
海田:废墟上的长歌
与城市诗意的相遇
马培松:信手拈来与情感发酵
交融与疼痛:一种有方向的飞翔
诗歌指向自己家园的路
拭目以待:《紫禁城》或者龚学敏现象
比月光还宁静的抒情
多种地理,一种精神之途
洪迈恩:优美地与世界同在
王毅:诗歌的英雄之旅
因为锋利而让我们记住
紫衣侠:在规定场景里的表情
陈默:阳光里的忧伤
故乡有永远的春天——序《草原的高度》
让诗歌成为四川的骄傲
新诗真的是失败的实验吗?
感谢重庆
写诗的日子有故事
诗歌是现代社会的真实版本
诗歌是永远的痛
访谈:《重庆书》是我写作的冒险
访谈:星星永远闪亮在中国天空
访谈:诗人随时要警惕复制自我
答《中外诗歌研究》十问
访谈:我的诗生活
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是201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梁平。
得书感谢您对《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