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的五四:历史现场和思想对话

未完的五四:历史现场和思想对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与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一同对话五四,砥砺思想与学问。

内容简介

陈平原教授是当代主要的五四讲述者之一,他将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学术追求融入五四研究,不仅将五四视为中国20世纪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将其看作一个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学术话题。作为“五四研究”三书之一,本书偏向陈平原教授的“有我之学”,它并非立论谨严的史著,追求的是能够“具有某种内在精神力量”。

本书共分五辑,并有附录。文章长短及体例不一,有论文,有随笔,也有答问,只是在将五四作为思想的磨刀石这一点上,取共同立场。答问部分夹杂个人阅历与感受,明显带有主观性。可即便是专业论文,也都是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相互缠绕。

作者简介

作者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北大增订版序

港中大增订版序

初版序言

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

为何不断与五四对话

走不出的五四?

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

多元并存的五四时代

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新文化运动中“偏师”的作用及价值——以林琴南、刘师培、张竞生为例

直面核心文本——《五四读本》前言

两代人的合力

“新文化”如何“运动”——关于“两代人的合力”

何为/何谓“成功”的文化断裂——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运动

互相包孕的“五四”与“新文化”

五四的阐释和传播史

波诡云谲的追忆、阐释与重构——解读五四言说史

“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北大学生之“五四记忆”

兼及“思想”“文采”与“行动”

我的五四之路

从“触摸历史”到“思想操练”——我看五四及五四研究

我的五四百年

附录

与五四对话——答《光华杂志》张静茹问

年长一辈应为后来者搭建舞台——答新华社记者任沁沁问

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播种的时代——答《凤凰周刊》记者徐伟问

整个20世纪都是五四的时代——答《东方历史评论》许知远、庄秋水问

未完的五四:历史现场和思想对话是202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平原。

得书感谢您对《未完的五四:历史现场和思想对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明的对话——中西关系史论 电子书
本书是张国刚教授在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的著作。
镜像中的历史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15年22篇长短文,展示了从社会史、心性史(记忆研究)、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
听见历史的声音 电子书
本书精选《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32期节目,以互动书的形式融合文字稿、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通过实地探访、口述历史的形式寻根厦门记忆,揭示文物保护的现代意义。
新史学(第十三卷):历史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电子书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 电子书
一部研究孙中山思想的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