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一集)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一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于2018年创办,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刊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

本刊既刊发有关公共史学理论探索的论文,也刊发实践经验介绍和相关评论、调查等稿件。

作者简介

编者姜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史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史、史学理论、公共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开篇的话

历史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工作坊传真

让历史运转起来

大众对历史的需求是什么?

一 什么是公共史学?

二 历史在公共领域的使用

三 法国:关于记忆法令的问题

四 法国的例子

五 在法国,公共历史如何实践

英国的公共史学:以约克大教堂为例

一 引言

二 约克大教堂

三 历史景点

四 中世纪:公共史学与神的眷顾

五 近代时期

六 当下:宗教利益之地

七 结论

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公共史学在香港

一 叙说:世纪之交香港中文大学历史课程的改组

二 全球化趋势下的史学反思

三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的传统特色及其变动

四 结束语

专题研究

“公共史学”与“公众史学”平议

一 从构词法及翻译习惯看public history的翻译

二 “公共”与“公众”汉语含义的异同

三 “公共史学”的使用与含义

四 “公众史学”的出现及其含义

余论:求同尊异与携手共进的态度值得提倡

“游戏史学”初探

一 “游戏史学”的背景、概念与意义

二 “游戏史学”研究示例:以《文明》为中心

三 “游戏史学”的未来发展趋向

实践者说

让档案成为医学人文遗产的代言人

一 绍兴需要现代医学福祉

二 从档案中寻找福康医院的历史

三 档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言展示方案

四 余论

尊重大众的读史需求

一 我的通俗史学之路

二 历史知识需求的多个层次

三 满足读者读史需求意义重大

四 高水平的通俗史学作品仍然缺乏

五 开放包容地引导通俗史学发展

倾听博物馆的声音

一 从兴起到创业

二 耳朵里的博物馆

三 有针对性地讲好博物馆的故事

评论者说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传播

一 独树一帜的历史叙事话语体系

二 对于社会心理需求的深刻共鸣

三 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契合

四 结语

名家访谈

李伯重:为大众写作

调查分析

中国学生对公共史学的认知

一 研究说明

二 频数分析

三 卡方分析

资料整理

中国当代历史通俗读物书目汇编(2005—2018)

编撰说明

中国史部分

世界史部分

学术编年

2017年中国公共史学发展编年

会议综述

第一届公共史学国际工作坊综述

“公共阐释与公共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讨论会综述

编后记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一集)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姜萌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一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潮学集刊(第5辑) 电子书
《潮学集刊》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收录有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年刊。本书为第五辑,收录潮学研究学术论文22篇,论文内容涵盖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华人、文化遗产、区域与社会历史、潮籍人物、宗教信仰等潮汕历史文化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电子书
《中国史学思想史新论》是一部关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文集,所收集的30篇论文是作者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该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综合研究或专题研究,具体包括史学思想史综论和经史关系两个部分;下篇为具体研究或个案研究,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各个不同时期史学家、思想家们的史学思想,以期人们能够对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史的总貌有所了解。主要内容有:关于历史动力的见解、关于史学工作的认识、史学思想研究
考古学集刊(第23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3集。
考古学集刊(第20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0集。
考古学集刊(第21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