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于2018年创办,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刊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
本刊收录了《晚清的影像与中国人形象认知》《中国口述历史类影像作品创作变迁》《影像为历史叙事插上想象的翅膀》等文章。
作者简介
编者姜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史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史、史学理论、公共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开篇的话
影像为历史叙事插上想象的翅膀
工作坊传真
历史再现的可能性
专题研究
图像史视野中的“通州八里桥之战”
一 战前海防战略、布防特征
二 清军军种构成、参战人数的比较
三 清朝官兵御侮时的利器:枪炮和战船等武器比较
四 侵华的英法联军的操控利器:枪炮和战船等武器比较
五 双方在战场的排兵布阵
六 八里桥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晚清的影像与中国人形象认知
一 镜头下的中国人
二 中国人眼中的镜头
三 民族主义话语下的中国人形象认知
四 中国人形象:一个文明史的解释框架
五 余论
照片中的晚清
一 晚清史书写中的照片使用情况
二 晚清照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 走出晚清照片史学应用之困境
结语
影像史学视域下傣族“琵琶鬼”认知变迁研究
一 “琵琶鬼”与“琵琶鬼”研究
二 影片的时代背景及其对“琵琶鬼”的影像呈现
三 “琵琶鬼”文化认知的变迁
四 “琵琶鬼”认知变迁动因探讨
五 余论
中国口述历史类影像作品创作变迁
一 口述历史作为方法介入传统影像作品创作
二 口述历史纪录片概念的诞生与影响
三 愈加多元的中国口述历史影像实践
余论
从大众传播到拟态的人际传播
一 导论:问题的提出
二 中国电视剧产业的三次转型与历史剧生产的几个关键节点
三 社交媒体时代的影视剧创作的特点与传统历史剧存在的问题
四 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剧创作与历史传播的社交媒体化转型
五 结语
实践者说
修志问道 用影像记录时代
研读方志文献 把握方志文化精髓
遵循修志原则 找准节目定位
分析不同表达,找出主要矛盾
遵循电视规律 确立节目样式
调查分析
电视历史剧对当代青年历史认知影响探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现状
三 内容与方法
四 第一轮调研
五 第二轮调研
六 建议
七 不足与展望
资料整理
中国影像史学研究论著篇目汇编(续)
(三)历史纪录片
(四)图像史学
(五)影像与历史教育
学术编年
2019年中国公共史学发展编年
编后记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三集)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姜萌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三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