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越注重企业的人性面,越接近心灵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内容简介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企业与管理的影响深远,至今方兴未艾。在马斯洛的心目中,社会越健全,经理人心理越健康,员工心理也越健康,生产力也越高,企业也越健全,社会便更健全。他的管理哲学精义是:我们越注重企业的人性面,就越接近心灵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马斯洛虽然推崇人性化管理,却不过分强调僵化的民主教条。他认为最合适的领袖人选,应是最有能力解决问题、达成任务的人。因此,优秀的领导人必须专注于客观的环境条件,勇于说“不”,有决断力及在必要时抗争的勇气。
马斯洛不是先知,他只是一位诚实的心理学家,他的伟大在于他有勇气不断地质疑传统的智慧。他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探索人性的真实面,这对人心的鼓舞非常大。这本绝版了几十年的好书如今重见天日,它仍然蕴含了许多超越时空的智慧,即使在今天读来,也依然富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亚伯拉罕·马斯洛,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珍贵遗产。他在人本心理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对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生活和社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马斯洛的职业生涯始于布鲁克林学院,他颇受学生爱戴。许多学生回忆说,是马斯洛对心理学的热爱和激情把他们引入了这个领域。后来,马斯洛前往布兰迪斯大学任心理学系主任。1967~1968年,他还担任了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一职。
虽然马斯洛的研究探索涉及众多领域,但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需要层次理论及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动机的理念。他的研究使人们开始对人类的动机及潜能形成一种更积极的认知框架。
他著述颇丰,写过数百篇关于创造力、先进管理技术、人的动机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文章。他最著名的作品《存在心理学探索》便是一本广为流传的书。1962年夏天,马斯洛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工厂进行观察时曾写了一本日记。这本日记原版是油印本,名为《夏日随笔》(Summer Notes),首次印刷出版时改为《优心管理》(Eupsychian Management),当时只有一些学者和商业理论家对这本书略知一二。如今此书又以《马斯洛论管理》为名再版,并立刻引起关注。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70年6月去世,享年62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赞誉
出版说明
总序 学习管理 感悟管理 演练管理 享受管理
推荐序 37年之后
译者序
序言
前言
第1章 自我实现者对责任、工作与使命的态度
第2章 再论自我实现、工作、职责与使命
第3章 自我实现的职责
第4章 适用于不同管理阶层的不同管理方针
第5章 开明经济与管理
1. 假设每个人都是值得信任的
2. 假设所有人都能获悉与所处环境相关的最充分真实的资料信息
3. 假设所有员工都有进取动机
4. 假设组织中没有弱肉强食式(或独裁式)统治中的主从等级现象
5. 假设组织中每个人,无论处于组织中的什么位置或层次,都有明确的共同的最高目标
6. 开明经济必然假设组织成员都怀有善意,不会心怀敌意与妒忌
6a. 协同作用是该假设的含意之一
7. 假设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健康状况都是令人满意的
8. 假设组织的健康状况是良好的,暂且不论衡量标准是什么
9. 假设组织成员具有“欣赏鉴别能力”或客观独立的判断力
10. 我们必须假设组织成员不会滞留在安全需求层次
11. 假设组织成员能积极主动地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12. 假设每个人都陶醉于团队工作、友谊、集体精神、和谐的团队气氛、良好的归属感及对团队的热爱之情
13. 假设对立情绪只是由对具体事物的反应造成的而不是由人的个性决定的
14. 假设员工比多数人所想象的要坚定顽强
15. 开明经济假设人们都有改进完善的余地
16. 假设人们都愿意成为受人重视、被人需要、有用、成功、自豪并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无足轻重、不为人所知、可有可无、被人遗弃的“废物”
17. 假设每个人都愿意,甚或觉得有必要喜爱并尊重他的上司,而不是憎恨或蔑视他
18. 假设人们不喜欢恐惧某人的感觉,但与鄙视上司相比而言,他们宁可敬畏上司
19. 开明管理假设所有人都愿意成为积极主动的主导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随从、工具或随波逐流的浮萍
20. 假设人们具有改善现状的倾向,如纠正偏差、收拾“烂摊子”、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等
21. 假设成长是在兴奋与厌烦之情的交替中实现的
22. 假设人们都希望自己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而不希望成为身不由己的人、附属品、工具或别人的“胳膊”
23. 假设人们喜欢工作,而不喜欢无所事事
24. 所有人都更愿意选择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愿做无意义的事
25. 假设员工都希望维护自己的人格、独特个性及身份(与自甘寂寞、任人摆布的心态相反)
26. 我们必须假设员工对实施开明管理工作制度有足够的勇气
27. 必须明确的假设是,员工没有心理缺陷
28. 假设员工具有自行选择的智慧和能力
29. 假设所有人都喜欢得到恰如其分的赞赏,尤其是在公众场合
30. 我们必须假设防御与成长这对矛盾总是同时存在于上述各种积极的假设中
31. 假设每个人,尤其是那些较成熟的人多数时候都乐意承担责任,而不愿被动地依赖别人
32. 总的来说,我们假设人们从爱中比从恨中会得到更多快乐
33. 假设心理较健全成熟的人的创造欲望强于破坏欲望
34. 假设健全成熟的人总是兴致勃勃,而不会百无聊赖
35. 我们必须假设,开明管理理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指人们越来越适应现实世界、领悟人生真谛、与世界融为一体或到达最高精神境界并探索宇宙的本质等
36. 最后,我们应该假设人类具有寻求“B-价值观念”的原始精神与心理动力
第6章 管理政策对个体差异的忽视
第7章 向前发展与退步力量的平衡
第8章 论开明管理与组织理论的目标与方向
第9章 退步的力量
第10章 论工作情形中的自尊
第11章 作为一项心理实验的管理
第12章 作为一种爱国主义形式的开明管理
第13章 心理健康与出类拔萃的经理、主管、工长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利克特著作读后感
第14章 再论心理健康与出类拔萃的经理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利克特著作读后感
第15章 论开明管理
第16章 开明管理的副产品
第17章 论协同作用
第18章 优势无限量协同作用原理与优势无限量逆协同作用原理
第19章 再论协同作用
第20章 论共存物动力学和整体、有机思维
第21章 论B-价值观念(长远目标、终极目标)
第22章 论领导
B-权力
第23章 出类拔萃者:“阿格里丹人”(生物上的优越性和优势)
第24章 极其出类拔萃的上司
第25章 论阿罗海德湖的无结构小组
第26章 论创造力
第27章 论创造性人才
第28章 论企业家
第29章 论利润、税收、成本、金钱、经济等概念的重新定义
第30章 再论利润
第31章 再论利润、成本等概念的重新定义
第32章 优秀的、开明的推销员和客户
第33章 再论推销员与客户
第34章 论推销员与推销
第35章 论低层次抱怨、高层次抱怨和超越性抱怨
恶劣条件的意义
另一个难题
第36章 社会改良理论与缓慢变革理论
第37章 开明管理政策的必要性
提供良好的条件会使人难以适应恶劣的条件
亚伯拉罕·马斯洛其人其事
参考文献
马斯洛论管理(典藏版)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亚伯拉罕·马斯洛。
得书感谢您对《马斯洛论管理(典藏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