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海成聚: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鸣沙系列)

煮海成聚: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鸣沙系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关注明清滨海灶户群体,考察明清盐场和滨海地区的独特社会结构。

内容简介

明初东南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群身份复杂的人,他们多以灶为籍、以盐为业,借此而成聚落。本书广泛利用民间文献,深入理解民众生活,揭示这一群体生活地区社会演化的基本特征和逻辑。

明中叶以降,市场化进程加速,商业资本开始进入并逐渐主导盐场经济。与这一进程相结合,在受海水浓度变化影响的具体社会生活中,盐头、盐灶、宗族、商垣等民间自组织为了应对朝廷课税需求,灵活运用朝廷“以籍定役”的制度设计,和王朝国家不断对话与互动。

因此,沿海的商、民、军、渔、灶等人群不断地转化着身份与户籍,慢慢产生多者合一的宗族和其他社会组织类型,“煮海成聚”,构建出明清东南盐场地区独有的社会结构。

作者简介

作者黄国信,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从民间文献出发重写盐场及滨海历史

第一章 环境与盐场

第一节 9~13世纪海岸线东移与两淮盐场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14世纪以降的黄河改道与两淮的署灶分离

第三节 10世纪以降广东的海水盐度变化与盐场分布的空间变迁

第四节 20世纪初广东的盐作技术与盐场管理的转变

小结

第二章 从“以籍定役”到“民灶不分”

第一节 “以籍定役”:明初州县与盐场双重体系下的灶户制度与实践

第二节 明中叶以降泰州的民灶纠纷与“区分民灶”

第三节 从人身控制到赋税控制:明中叶以降泉州灶户管理模式的转变

第四节 明中叶以降广东盐场“民灶不分”的趋势

小结

第三章 管理系统从垂直化到属地化的演变

第一节 盐场管理系统:从垂直管理到属地管理

第二节 一户多役的普遍化与盐场组织的乡族化

第三节 盐场秩序中的栅甲与宗族

第四节 场商与盐场基层组织的变化

小结

第四章 宗族控制盐场

第一节 从灶户生计到祖先故事

第二节 迁界与东南盐场家族的命运

第三节 迁界与盐场社会结构的演变

小结

第五章 盐政运作与滨海社会经济转型

第一节 盐法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沿海灶户与地方动乱

小结

结语 民间文献、户籍户役与盐场及滨海社会变迁

后记

煮海成聚: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鸣沙系列)是202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国信。

得书感谢您对《煮海成聚:明清灶户与滨海社会建构(鸣沙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分析中国传统家族组织的动态理论模型。
培根·聚心·铸魂 电子书
北师大附中致力于使学生认识、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培养具有为国家为民族服务的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多年来一直在师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演。讲演者用生动的历史故事与贴近青少年学生生活得实际事例,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修身、爱国、传承文明与时代担当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实效。本书即汇集了北师大附中师生中国传统文化讲演的约50篇稿件,按相应的主题进行整理编排,全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电子书
这是一部对解决当今种种冲突有重要意义的警世书。
华侨华人与“海丝之路”:作用、机制与展望 电子书
本书先行分析华侨华人在古代“海丝之路”中历史作用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从中国层面进行介绍新“海丝之路”建设的意义、愿景和行动,分析华侨华人在21世纪“海丝之路”建设中的作用,在对当代华侨华人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华侨华人在新“海丝之路”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明清以来徽州方志编纂成就 电子书
本书以徽州方志为研究对象,总结徽州方志各方面的价值,为研究徽州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