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利用史

毒物利用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这本书介绍了毒物的利用史。

内容简介

中世纪瑞士著名医师帕拉塞尔苏斯关于“剂量区分毒物还是药物”的论断和哲学家黑格尔关于“每一种事物都蕴含着它的对立面”的辩证法观点,从哲学的高度证实了一条定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毒物也不例外。《世界毒物全史》第七册《毒物利用史》共10卷,分别介绍毒物利用的哲学观、有毒植物的利用与开发、药用有毒植物及其产业发展、有毒动物利用史、有毒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生物毒素利用史、生物毒素产业的发展、核能与有毒元素的利用、有毒化学品的应用和毒害气体与废物利用,以此彰显现代毒理科学与相关学科在毒物利用方面所做的贡献,展示科学家、企业家和管理专家的丰功伟绩。

作者简介

史志诚,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生,陕西榆林人。中国毒理学会荣誉理事长,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毒理学会理事长,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国际毒素学会(IST)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农学会第八届副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和第九届副理事长,动物毒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是在农学、畜牧兽医学和毒理学三个全国学术组织任副理事长职务的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生态毒理、毒性灾害、毒物史、毒理科学史、毒物管理史和毒物文化史的研究。获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奖六项,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发表毒理学论文80余篇。编著《植物毒素学》、《动物毒物学》、《生态毒理学概论》、《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英汉毒物学词汇》、《饲料饼粕脱毒原理与工艺》、《毒性灾害》、《谨防生活中的有毒物》、《林则徐在陕西》和《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等。参与翻译英国剑桥克拉克著《兽医毒物学》。出访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泰国、新加坡、日本、德国、法国、荷兰、丹麦、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学习考察。1991年在新加坡参加第十届世界毒素大会。事迹被收录在《1992年中国人物年鉴》、香港《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以及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等重要辞书和刊物。$$$$$史志诚,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生,陕西榆林人。中国毒理学会荣誉理事长,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毒理学会理事长,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国际毒素学会(IST)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农学会第八届副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和第九届副理事长,动物毒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是唯一的在农学、畜牧兽医学和毒理学三个全国学术组织任副理事长职务的学者。$$$$$史志诚,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41年,陕西榆林人。1981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同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和第九届副理事长(1992—2001)、中国农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1997—2002)、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2005—2008)、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1995—2010),是中国**的在农学、畜牧兽医学和毒理学三个***学会任副理事长职务的学者。现任中国毒理学会荣誉理事长,陕西省毒理学会终身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国际毒素学会(IST)会员,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应急管理专家,陕西省反恐怖专家咨询组成员。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管理、毒性灾害、毒理科学发展史与毒物管理史研究。曾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管理、农业产业经济研究、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曾任陕西省农业厅厅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农业专家组组长。*有《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植物毒素学》《动物毒物学》《生态毒理学概论》《毒物吉安市》《陕西农业五十年》和《畜产经济概论》等多部*作。曾先后获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进步与“丰收计划”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1993年其*作《植物毒素学》获得国际哲数象基金会***作奖。2009年荣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授予的“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2013年获第九届国际有毒植物大会“终身成就奖”(TheISOPPLifetimeAchieveinentAwards)。2013年获中国毒理学会“贡献奖”。曾出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泰国、新加坡、日本、德国、法国、荷兰、丹麦、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学习考察。1991年在新加坡参加第十届世界毒素大会。他的事迹入编《1992年中国人物年鉴》《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及《世界名人录》等辞书。$$$$$史志诚,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生,陕西榆林人。中国毒理学会荣誉理事长,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毒理学会理事长,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国际毒素学会(IST)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农学会第八届副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和第九届副理事长,动物毒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是在农学、畜牧兽医学和毒理学三个全国学术组织任副理事长职务的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生态毒理、毒性灾害、毒物史、毒理科学史、毒物管理史和毒物文化史的研究。获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奖六项,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发表毒理学论文80余篇。编著《植物毒素学》、《动物毒物学》、《生态毒理学概论》、《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英汉毒物学词汇》、《饲料饼粕脱毒原理与工艺》、《毒性灾害》、《谨防生活中的有毒物》、《林则徐在陕西》和《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等。参与翻译英国剑桥克拉克著《兽医毒物学》。出访美国、加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献给

第61卷 毒物利用的哲学观

卷首语

1 毒物的两重性

1.1 关于“毒”的对立统一观

1.2 麻醉、享受与死亡之间

1.3 药物与毒物的相互转化

2 有毒药物的发现和使用

2.1 人类发现和使用毒药的历史

2.2 有毒植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2.3 有毒中药的“姜制”技术

2.4 药物的两重性及其特别启示

3 发现毒物功与过的历程

3.1 马钱子的三种性能

3.2 氟对人类的功与过

3.3 生物毒素的功与过

3.4 毒物的应激效应和生物寿命

4 以毒攻毒:哲学的胜利

4.1 “以毒攻毒”之说及其影响

4.2 化学物:以毒攻毒

4.3 生物毒素制新药:以毒攻毒

4.4 “免疫”与“以毒攻毒”

4.5 以多毒攻剧毒

第62卷 有毒植物的利用与开发有毒植物的利用与开发

卷首语

1 人类食用有毒植物的历史

1.1 有毒植物的食用历史

1.2 历史上的可食用有毒植物

1.3 现代的可食用有毒植物

2 有毒植物用作箭毒

2.1 狩猎时代使用的有毒植物

2.2 作为箭毒的有毒植物

3 蓖麻及其产业的发展

3.1 蓖麻与蓖麻产业链

3.2 蓖麻油产业开发简史

3.3 蓖麻种植业的发展

3.4 蓖麻的综合利用

3.5 蓖麻产业及其未来

4 有毒植物的工业用途

4.1 大麻的工业用途

4.2 狼毒制作藏纸

4.3 醉马芨芨草用于造纸

4.4 蕨的工业用途

4.5 麻疯树提炼生物柴油

5 有毒植物用于环境绿化与观赏

5.1 用于绿化与观赏的有毒植物

5.2 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毒植物

5.3 展示观赏有毒植物的植物园

6 有毒植物用于农牧业

6.1 有毒植物用作饲料

6.2 有毒植物用作肥料

7 有毒植物用于灭鼠

7.1 探索有毒植物灭鼠的历史

7.2 中国的有毒灭鼠植物

7.3 有毒植物用于灭鼠的研究专著

8 利用有毒植物治理污染

8.1 利用有毒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

8.2 有毒蕨类植物除砷

第63卷 药用有毒植物及其产业发展

卷首语

1 乌头:人类最早利用的药用有毒植物

1.1 乌头制作箭毒和毒烟球

1.2 乌头的药用

2 茄科有毒植物应用史

2.1 神秘的茄科有毒植物

2.2 古代茄科有毒植物的应用

2.3 近现代茄科有毒植物的应用

3 重要有毒植物的药用历史记载

3.1 烟草的早期药用

3.2 大麻的药用

3.3 印度的神树:苦楝树

3.4 中国古代医书中记载的“狼毒丸”

3.5 洋地黄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3.6 其他有毒植物的药用价值

4 药用植物栽培与新技术应用

4.1 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

4.2 欧美与日本药用植物种植状况

4.3 现代技术在药用植物栽培上的应用

4.4 药用植物栽培学及其专著

4.5 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5 有毒植物药用产业的开发

5.1 中国中药产业发展历程

5.2 有毒植物药用研究成就

5.3 科学利用药用有毒植物研究的专著

5.4 植物药产业与国际市场

第64卷 有毒动物利用史

卷首语

1 河豚的食用

1.1 中国食用河豚的历史

1.2 日本食用河豚的历史

2 蛇的利用

2.1 蛇的食用

2.2 蛇的药用

2.3 最刺激的蛇疗

2.4 毒蛇用于灭鼠

3 蟾蜍的利用

3.1 蟾蜍的药用

3.2 蟾酥的药用

3.3 蟾衣和蟾皮的药用

4 蜘蛛的利用

4.1 蜘蛛的食用

4.2 蜘蛛的药用

4.3 宠物蜘蛛

4.4 蜘蛛丝的特殊用途

5 蝎子的利用

5.1 蝎子的食用

5.2 蝎子的药用历史

6 蜈蚣的利用

6.1 重要的蜈蚣药用品种

6.2 蜈蚣的药用价值

7 蜜蜂与蜂产品的利用

7.1 蜂产品与传统饮食文化

7.2 蜂蜜疗法用于医疗保健

7.3 利用蜜蜂探雷

7.4 利用蜜蜂探测有毒物质

7.5 利用蜜蜂监测机场空气质量

8 蚂蚁的利用

8.1 蚂蚁的食用

8.2 蚂蚁的药用

8.3 蚂蚁的妙用

9 斑蝥的利用

9.1 国外斑蝥的药用历史

9.2 中国斑蝥入药

9.3 斑蝥用于生物治蝗

10 有毒动物的特殊用途

10.1 有毒动物用作箭毒

10.2 用于研发新药的有毒动物

第65卷 有毒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

卷首语

1 蜂的养殖与蜂产业的发展

1.1 世界蜜蜂养殖的历程

1.2 蜂胶产业的发展

1.3 蜂学院校与科学研究机构

1.4 养蜂业的社团组织

1.5 大型蜂产品企业与企业家

2 蚂蚁养殖与产业发展

2.1 蚂蚁的人工养殖

2.2 蚂蚁养殖场与研发企业

2.3 蚂蚁人工养殖的前景

3 斑蝥产业的发展

3.1 斑蝥的自然采集

3.2 斑蝥的市场需求与人工养殖

4 蜘蛛的养殖与产业发展

4.1 蜘蛛的人工养殖

4.2 蜘蛛养殖朝阳产业的兴起

5 蝎子养殖与产业发展

5.1 蝎子的养殖历史

5.2 中国养蝎技术的革新

5.3 人工养蝎的市场前景

6 蜈蚣养殖产业的发展

6.1 蜈蚣的养殖

6.2 药用蜈蚣的品种与加工

6.3 蜈蚣的产地与市场前景

7 蛇的养殖与产业发展

7.1 蛇的养殖与技术推广

7.2 蛇的养殖企业

7.3 蛇的养殖研究机构

7.4 养蛇产业的市场前景

8 蟾蜍养殖与产业发展

8.1 蟾蜍的养殖

8.2 蟾蜍养殖的市场前景

9 河豚产业发展简史

9.1 中国河豚产业的发展

9.2 日本河豚产业的发展

9.3 食用河豚的安全开发

9.4 河豚的养殖与河豚毒素的提取

第66卷 生物毒素利用史

卷首语

1 植物毒素用于医药

1.1 植物毒素的早期应用

1.2 莨菪药物成分的研发与应用

1.3 龙葵素的药用研究

1.4 棉酚的利用

2 水生动物毒素的利用

2.1 河豚毒素的利用

2.2 海葵毒素的利用

2.3 海蜇毒素的利用

2.4 海螺毒素的利用

2.5 其他海洋动物毒素的利用

3 蛇毒的利用

3.1 蛇毒治病的历史记载

3.2 抗蛇毒血清

3.3 蛇毒抗血栓制剂的研发

3.4 蛇毒的其他用途

4 蜂毒的利用

4.1 蜂毒与蜂毒疗法

4.2 蜂蜇疗法

4.3 蜂针疗法

4.4 蜂毒注射疗法

4.5 蜂毒的其他疗法

4.6 蜂毒对专科疾病的奇效

5 霉菌毒素:青霉素用于抗菌

5.1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5.2 1939年:确定青霉素的医疗价值

5.3 1941年: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

5.4 1945年: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奖

6 肉毒毒素的利用

6.1 肉毒毒素用于美容

6.2 肉毒毒素用于“症状性治疗”

6.3 肉毒梭菌毒素灭鼠

7 生物毒素用作农药

7.1 植物毒素用作农药

7.2 苏云金芽孢杆菌农药

7.3 植物病原菌毒素用作农药

8 生物毒素用作战争毒剂

8.1 最为棘手的毒素武器

8.2 重要的生物毒素战剂

8.3 毒素战剂的发展趋势

9 其他生物毒素的利用

9.1 斑蝥毒素的利用

9.2 蜘蛛毒素的利用

9.3 蝎毒的利用

9.4 植物单宁作为絮凝剂

9.5 蓖麻毒素的利用

9.6 生物毒素用于灭鼠

9.7 毒蕈毒素的利用

第67卷 生物毒素产业的发展

卷首语

1 现代生物毒素的研发及其开发途径

1.1 生物毒素研发与毒素学的诞生

1.2 生物毒素的地位与作用

1.3 有毒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

2 美国研发生物毒素的企业

2.1 美国爱力根公司

2.2 孟山都公司

2.3 相关生物毒素研发公司

3 欧洲研发生物毒素的企业

3.1 法国兰陶克斯公司

3.2 瑞士亚历克西斯生化公司

3.3 相关生物毒素研发公司

4 中国研发生物毒素的企业

4.1 中国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厂

4.2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毒素蛇资源开发中心

4.3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4.4 德通国际集团

4.5 相关生物毒素研发公司

5 其他国家研发生物毒素的企业

5.1 加拿大Wex技术公司

5.2 巴西布坦坦研究所

5.3 泰国毒蛇研究中心

5.4 南澳大利亚毒素供应公司

6 生物毒素新药研发与产业前景

6.1 生物毒素与医药产业的发展

6.2 生物毒素与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

6.3 生物毒素新药研发动向及其商机

第68卷 核能与有毒元素的利用

卷首语

1 核能的利用

1.1 核能的释放与利用

1.2 核技术用于发电

1.3 核电站的发展简史

2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2.1 在医学上的应用

2.2 在工业上的应用

2.3 在农业上的应用

2.4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5 在考古中的应用

3 砷的应用

3.1 砷及其化合物的医疗价值

3.2 含砷矿物中药雄黄与雌黄的应用

3.3 砷在工农业领域的用途

4 铅的应用

4.1 铅在古代的应用

4.2 铅的现代用途

5 汞的应用

5.1 汞用于医药

5.2 汞的工业用途

5.3 汞的其他用途

6 硒的用途

6.1 硒的医疗价值

6.2 硒的保健作用

6.3 硒的工业用途

7 氟的用途

7.1 加氟防龋

7.2 氟的工业用途

8 其他有毒矿物元素的利用

8.1 钼的用途

8.2 铊的用途

8.3 硼的用途

8.4 镉的用途

8.5 磷的用途

8.6 锑的用途

8.7 溴的用途

8.8 锂的用途

8.9 铝的用途

8.10 镓的用途

第69卷 有毒化学品的应用

卷首语

1 化学毒物用于医疗

1.1 化学麻醉剂的发明

1.2 微量毒物的医疗价值

1.3 化学毒物用于医疗的探索

2 化学毒物用作农药

2.1 古代天然化学毒物用作农药

2.2 化学毒物在近代农药中的应用

2.3 化学毒物在现代农药中的应用

3 化学毒物用于灭鼠

3.1 化学杀鼠剂的发展历程

3.2 化学急性灭鼠剂

3.3 化学慢性灭鼠剂

4 氰化物用于提金工艺

4.1 氰化物:浸金溶剂

4.2 氰化物制造企业

5 甲醇替代汽油

5.1 甲醇替代汽油技术

5.2 甲醇燃料产业化推广

6 化学毒物用于行刑

6.1 化学毒物用于注射死刑

6.2 实行注射死刑的国家

7 化学毒物的其他用途

7.1 尿素的科学应用

7.2 从有毒黄磷到无硫火柴

7.3 化学毒剂控制毒草灾害

8 世界主要精细化工企业

8.1 德国巴斯夫公司

8.2 德国拜耳公司

8.3 德国德固赛公司

8.4 美国杜邦公司

8.5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

8.6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第70卷 毒害气体与废物的利用

卷首语

1 煤层气(瓦斯)的利用

1.1 煤炭共伴生能源:煤层气

1.2 煤层气的资源化利用

1.3 瓦斯发电及其贡献

2 焦炉煤气制造甲醇

2.1 有毒易爆气体:焦炉煤气

2.2 焦炉煤气制甲醇的技术进展

2.3 焦炉煤气制甲醇产业及其未来

3 二氧化碳的用途

3.1 二氧化碳的获取与利用

3.2 二氧化碳用于医药食品工业

3.3 二氧化碳的工业用途

3.4 二氧化碳干冰的用途

3.5 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

3.6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应用

3.7 二氧化碳的其他用途

3.8 二氧化碳的市场前景

4 有毒有害垃圾的利用

4.1 垃圾:被忽视的公害与资源

4.2 利用垃圾提供能源

4.3 利用垃圾发展沼气和发电

5 利用废物修复土壤污染

5.1 利用家畜粪便和废纸清理土壤中的杀虫剂

5.2 利用工业铁废料治理含氯溶剂污染的土壤

6 毒害气体与废物的其他用途

6.1 从含硫天然气中回收硫黄

6.2 从含汞废品中回收水银

毒物利用史是2016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史志诚。

得书感谢您对《毒物利用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六史:后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六史:前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满族经济史 电子书
本书梳理了满族的经济发展过程。
六史:明史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六史:宋史演义 电子书
《蔡东藩;六史》记述了中国历史中具代表性的六个转折朝代,秦、汉、唐、宋、明、清,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嬉笑怒骂间,写尽历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认的旷世史诗巨著。芥子国按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