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流派批评史论

红学流派批评史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论”的结项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对《红楼梦》问世以来的评点派、题咏派、杂评派、索隐派、考证派、社会历史批评派、美学批评派、探佚派等的源流嬗变、治学理念、兴衰起伏、功过得失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梳理和总结,多方位透视它们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盛衰起伏的原因,并进行前瞻性的总结,兼及后四十回的真伪、《红楼梦》的文化研究和文本阐释等问题,进而反思新时代的红学研究范式,对于当代红学新批评视野的建构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建设性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赵建忠,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

专著《红楼梦续书研究》(修订版更名为《红楼梦续书考辨》)广受业内好评,红学史家评价其“对新时期的小说续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学术论文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学术交流》《河北学刊》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学报发表,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主编有《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导论:红学流派批评史论的新建构

第一节 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

第二节 民国时代语境下红学流派的形成及其当代回响

第三节 红学史模式转型与建构的学术意义

第一章 《红楼梦》评点派作品的源流嬗变及批评功能

第一节 产生《红楼梦》评点作品的文化渊源与历史环境

第二节 两种类型的品红模式:“文人自赏”与“书商导读”

第三节 《红楼梦》评点理论的系统梳理及探骊得珠

第二章 《红楼梦》题咏派作品的文学与文献价值估衡

第一节 《红楼梦》题咏作品的创作概况及兴衰考述

一、《红楼梦》评点中的题咏作品

二、《红楼梦》随感、杂著中的题咏作品

三、《红楼梦》字画、古玩等文物上的题咏作品

四、《红楼梦》诗、词、曲专集中的题咏作品

第二节 《红楼梦》题咏作品的红学观阐微及缺陷平议

第三节 《红楼梦》早期题咏作品蕴含的红学史料考辨

第三章 《红楼梦》杂评派著作的边缘化及研究价值

第一节 《红楼梦》杂评著作的界定

第二节 《红楼梦》杂评涉及的重要红学文献考辨

第三节 《红楼梦》杂评向批评派著作过渡的桥梁意义

第四章 《红楼梦》索隐派的兴衰及治学方法反思

第一节 《红楼梦》索隐的历史分期及阶段特征

第二节 《红楼梦》索隐的产生及“复活”现象探究

第三节 从蔡元培到刘心武的索隐理论误区

第五章 《红楼梦》考证派的形成发展及功过评说

第一节 胡适的“文献考证”与俞平伯的“文学考证”

第二节 《红楼梦》作者的新命题:“家族累积说”

第三节 曹雪芹家世研究中的争鸣话题

第六章 《红楼梦》后四十回论争与探佚派的勃兴

第一节 《红楼梦》版本概述及后四十回真伪的考辨

第二节 《红楼梦》“探佚”缘起的学理依据

第三节 “悟证”探佚对文本及相关文献的过度诠释

第七章 《红楼梦》社会历史批评派的贡献与阐释缺位

第一节 近代中国三次社会转型与红学批评范式的转换

第二节 两个“小人物”开创的红学批评范式

第三节 《红楼梦》社会历史批评派的发展趋向

第八章 《红楼梦》美学批评派的构建及学术理念

第一节 “西学东渐”时代语境下的王国维红学模式

第二节 当代西方新批评的《红楼梦》研究价值取向

第三节 《红楼梦》在国外传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

第九章 《红楼梦》文化研究与文本信息的激活

第一节 《红楼梦》中日常生活书写的文化艺术功能

第二节 传统文化因子对《红楼梦》人物塑造的渗透

一、王熙凤、探春、宝钗、湘云的文化解读

二、林黛玉原型与“竹”文化

第三节 《红楼梦》与诗词书画文化传统

一、《红楼梦》与中国古典诗词

二、《红楼梦》中的书画与书画中的《红楼梦》

第四节 曹雪芹的创作构思与园林建筑文化

一、大观园原型探考中涉及的红学理念冲突

二、大观园的创作构思与曹雪芹的人生诉求

第五节 《红楼梦》中南北文化、满汉文化的融通

第十章 《红楼梦》影响研究与文本阐释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红楼梦》电视剧对原著意象的诠释

第二节 《红楼梦》的“续仿”创作现象透视

一、程本续衍类(十三种,见表一)

二、改写、增删、汇编类(二十九种,见表二)

三、中短篇续书类(十八种,见表三)

四、同人小说类(三十一种,见表四)

五、外传类(三十五种,见表五)

六、补佚类(二十五种,见表六)

七、“旧时真本”类(二十三种,见表七)

八、引见书目类(二十六种,见表八)

第三节 《红楼梦》的现当代书写继承

第四节 网络红学、“E考据”及其他

结语:新时代红学的深情呼唤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红学流派批评史论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赵建忠。

得书感谢您对《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空间转向”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西方当代社会转型为背景,以“空间转向”为切入点,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空间转向”中所呈现的新型批评形态——空间批评为核心研究对象,探讨“空间转向”与西方当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发掘西方当代社会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批判精神实现途径的变革,完成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学批评在西方现实语境中的价值的评判和缺陷的反思,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当代化提供借鉴意义
日本鲁迅研究史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电子书
域外鲁迅研究视域,较为人所瞩目的是日本鲁迅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经典版 电子书
1.新周刊看天下十点读书凤凰卫视等重量级媒体多次专访,一个app热门作者,微博大V【治愈系心理学】热门转发。陈晓卿赵子琪绿茶杨葵洁尘许知远程璧杨菲朵推荐。 2.作者粉丝群数量庞大,淘宝店“远远的阳光房”35万粉丝、公号阅读近万,在女性读者中极具影响力。 3.一本女性生长之书,乡村女孩的女神成长之路:2008中央电台美女主播,中国主持人奖高奖“金话筒”奖获奖者,“远远的阳光房”服装品牌创始人和自家服装模特,有爱的知性妈妈。记录一路走来内心的声音。 愿你也能把时间浪费在自认为美好的事物上。生活的美好,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修订版) 电子书
重温黄金十年民国文坛旧貌,领略民国学人的学识、风度、胸襟与情趣。
时光深处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的个人文集,包括“念”“想”“声”三个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诗歌、随笔、散文作品,记录了作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对人生、对艺术、对事业的点滴感悟,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