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几十年读写生涯的经验之谈,并记录了陈寅恪、胡适等人的治学理论。
内容简介
《读书·治学·写作》集结了季羡林关于读书、治学和写作方面的心得,另收录了他对陈寅恪、胡适等人治学理论的论述。做了一辈子学术研究的季羡林,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坦诚地拿出来与人分享,于广大学生和学者而言,都是很有益处的。
作者简介
作者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种语言,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第一辑 读书
开卷有益
我最喜爱的书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坐拥书城意未足
我的书斋
推荐十种书
藏书与读书
我和北大图书馆
我和外国文学
漫谈散文
我对散文的认识
散文的两大类
中国散文与世界散文
1994年我常读的一本书 ——《陈寅恪诗集》
读朱自清《背影》
我读《蒙田随笔》
我和东坡词
第二辑 治学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和范围
我和外国语言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如何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如何利用时间
才、学、识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 ——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为考证辩诬
再谈考证
我的考证
我的义理
一些具体的想法
广通声气博采众长
“模糊”“分析”与“综合”
谈翻译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汉语与外语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胡适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
第三辑 写作
作文
写文章
写日记
文章的题目
我的处女作
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我在小学和中学的写作经历
文以载道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多读一点中外文学作品
多注意“身边琐事”
语言混乱数例
惨淡经营与信手拈来
怎样写散文
语言与文字
谈谈“炼话”
获奖有感
跋
读书·治学·写作:精装珍藏版是2016年由磨铁图书出版,作者季羡林。
得书感谢您对《读书·治学·写作:精装珍藏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