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与战伤医学

急诊与战伤医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主要涉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疾病的诊断、防治等基本理论知识,涵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灾害医学、军事医学、急救规范流程等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用于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八年制本硕博、军队继续医学教育等多轨道多层次学员的教学,旨在切实提高学员急诊医学相关理论基础及临床技能,培养学员边救治、边观察、边渗断的急诊思维模式。

保留与军事医学紧密相关 “心肺复苏”和“多发伤”;保留与《执业医师考核大纲》相关的 “急性中毒”;删除内外科重复的“多器官障碍综合症” “急性腹痛”;增加《执业医师考核大纲》相关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灭鼠药中毒”“镇静安眠药中毒”“中暑”“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增加军事医学内容“动物咬伤”。另外,添加常见急症如成人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等的抢救流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篇 急诊医学概论

第一章 急诊医学发展史

一、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范畴

二、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三、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

第二章 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一、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二、医院急诊(hospital emergency)

三、危重病监护(critical care)

第三章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

一、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二、重视医疗质量,控制医疗缺陷发生

三、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第二篇 常见急症与疾病

第一章 发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二、发生机制

三、病因与分类

四、临床表现

五、问诊要点

六、急诊治疗

第二章 意识障碍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急诊治疗

第三章 心悸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

三、伴随症状

四、问诊要点

五、急诊治疗

第四章 呼吸困难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急诊治疗

第五章 咯血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急诊治疗

第六章 急性胸痛

一、肺血栓栓塞症

二、急性冠脉综合征

三、急性心肌梗死

四、主动脉夹层

第七章 恶心与呕吐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急诊治疗

第八章 腹泻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伴随症状和体征

五、问诊要点

六、急诊治疗

第九章 黄疸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二、黄疸分类

三、病因、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伴随症状

六、问诊要点

七、急诊治疗

第十章 少尿与无尿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伴随症状

三、问诊要点

四、急诊治疗

第十一章 血尿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伴随症状

四、问诊要点

五、急诊治疗

第十二章 脑梗死

一、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第十三章 脑出血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鉴别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

第十四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预后

第十五章 癫痫持续状态

一、定义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四、寻找病因和处理并发症

第十六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病理变化

四、临床表现

五、并发症

六、辅助检查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后和预防

第十七章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病原学

二、病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

六、治疗

七、预防

第十八章 气道异物

一、病因及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

三、院前急救

四、急诊检查

五、诊断要点

六、鉴别诊断

七、急诊治疗

八、留观指征及住、出院指征

第十九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及病程分期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

六、鉴别诊断

七、并发症

八、临床治疗

九、预防

第二十章 急诊心律失常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改变

三、症状

四、辅助检查

五、院前急救

六、诊断及急诊处理

第二十一章 上消化道出血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辅助检查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

第二十二章 急性腹痛

一、急性胰腺炎

二、急性胆囊炎

三、泌尿系结石

第二十三章 尿潴留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诊断

三、治疗

第二十四章 便秘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急诊治疗

第三篇 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第一章 低钠血症

一、低渗性缺水

二、水中毒

第二章 高钠血症

一、高渗性失水

第三章 钾代谢失常

一、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防治

第四章 高钾血症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防治

第五章 低钙血症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六章 高钙血症

一、发病原因

二、诊断

三、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三、代谢性碱中毒

四、呼吸性碱中毒

第四篇 创伤与多发伤

第一章 概述

一、创伤的分类

二、创伤的诊断

三、创伤的处理

四、创伤预防

第二章 多发伤

一、特点

二、临床特征和诊断

三、治疗原则

第三章 复合伤

一、特点

二、临床特征及诊断

三、救治原则

第四章 创伤性凝血病

一、发病机制

二、诊断标准

三、预防与治疗

第五章 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二、颅骨骨折

三、脑损伤

四、颅内血肿

五、开放性颅脑损伤

第六章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

一、口腔颌面部创伤

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三、牙和牙槽骨损伤

四、颌骨骨折

五、颧骨、颧弓骨折

六、颈部闭合性创伤

七、颈部开放性创伤

第七章 胸部、心脏、大血管损伤

一、分类

二、紧急处理

三、常见损伤类型

四、创伤性窒息

五、肺损伤

六、心脏损伤

七、膈肌损伤

八、大血管损伤

第八章 腹部损伤

一、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

四、治疗

五、常见腹部脏器损伤

第九章 泌尿、生殖系统创伤

一、肾损伤

二、前尿道损伤

三、后尿道损伤

第十章 脊柱与脊髓损伤

一、脊柱骨折

二、脊髓损伤

第五篇 急性脏器衰竭与危重症

第一章 心肺脑复苏

一、基本生命支持

二、高级生命支持

三、复苏后治疗

第二章 高血压急症

一、治疗

二、高血压脑出血

第三章 急性呼吸衰竭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四章 急性心力衰竭

一、类型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五章 急性肾损伤

一、病因和分类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预后

八、预防

第六章 急性肝衰竭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流行病学

四、诊断标准

五、临床表现

六、疾病预防

七、治疗

第七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甲状腺危象的急诊治疗

八、预后及预防

第八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防治

第九章 低血糖症

一、病因及临床分类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改变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预防和治疗

第十章 休克

一、概论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

三、感染性休克

四、心源性休克

五、过敏性休克

第十一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六篇 急性中毒

第一章 概述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原则

第二章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依据

四、治疗

五、预后

六、预防

第三章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六、预防

第四章 灭鼠药中毒

一、中毒机制

二、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

三、临床救治

第五章 急性百草枯中毒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五、诊断

六、治疗

七、预防

第六章 急性有机毒物中毒

一、急性甲醇中毒

二、急性乙醇中毒

第七章 急性重金属中毒和工业中毒

一、概述

二、诊断

三、治疗原则

第八章 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

一、概述

二、病因

三、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原则

八、预后

九、预防

第九章 急性毒品中毒

一、概述

二、毒品分类

三、中毒原因

四、中毒机制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治疗原则

七、预防

第七篇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第一章 中暑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治疗原则

第二章 冻伤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原则

六、预防

第三章 烧烫伤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

三、治疗原则

第四章 淹溺

一、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五、诊断

六、治疗原则

七、预后

八、预防

第五章 电击伤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

六、治疗原则

七、预防

第六章 高原病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病理生理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七、治疗原则

八、预防

九、预后

第七章 毒蛇咬伤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原则

五、预防

第八章 蜂蜇伤

一、毒理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原则

四、预防

第九章 犬咬伤

一、犬咬伤的紧急处理

二、狂犬病的预防

第十章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病理生理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治疗原则

第八篇 感染性疾病

第一章 破伤风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原则

六、预防

第二章 狂犬病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四、临床表现

五、并发症

六、辅助检查

七、诊断

八、鉴别诊断

九、治疗原则

十、预后

十一、预防

第三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生理

五、病理解剖

六、临床表现

七、并发症

八、辅助检查

九、诊断

十、鉴别诊断

十一、治疗原则

十二、预后

十三、预防

第四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解剖

五、临床表现

六、并发症

七、辅助检查

八、诊断

九、鉴别诊断

十、治疗原则

十一、预后

十二、预防

第五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解剖

五、临床表现

六、并发症

七、辅助检查

八、诊断

九、鉴别诊断

十、治疗原则

十一、预后

十二、预防

第九篇 妇产科急诊

第一章 正常分娩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

二、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三、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四、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第二章 异常妊娠

一、流产

二、异位妊娠

第三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一、高危因素与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病理生理变化

四、分类与临床表现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预测

八、预防

九、治疗原则

第十篇 战场急救

第一章 新形势条件下战伤救治理念思考

第二章 HEMS直升机救护

一、直升机用于航空医学救护的历史与现状

二、直升机救护的主要特点及作用

三、直升机救护的实用范围

四、伤(病)员急救转运的工作流程

第三章 火器伤

一、概述

二、火器伤的救治原则

三、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

四、部位伤特点与救治原则

第四章 战伤救治

一、战伤特点

二、战伤救治

第十一篇 常用规范

第一章 抗生素的合理利用规范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术前规范与预防性抗感染流程

第三章 输血规范(合理输血、安全输血)

一、成分输血的优点

二、常用血液成分及特性

三、合理输血的原则

四、输血适应证

五、血液保护

六、输血的基本程序

七、输血不良反应

第四章 急诊病历质量控制与规范

一、急诊病历质量控制

二、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五章 急救车规范

一、注意事项

二、抢救车内物品配置

第六章 急救箱备存规范

一、急救箱管理规范

二、急救箱内物品配置

第七章 急救小组规范

第八章 “三无”病人管理规范

一、“三无”病人界定

二、处理原则

三、处理程序

第十二篇 常用急救技术与操作

第一章 战伤六大急救技术

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二、通气

三、止血

四、包扎

五、固定

六、搬运

第二章 常用抢救设备的使用

一、心肺复苏仪(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or)

二、心脏除颤器(cardiac defibrillator)

三、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

四、呼吸机(ventilator)

五、转运呼吸机

六、快速血糖仪(blood glucose meter)

七、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fibroscope)

八、多功能监护仪

第三章 基层军医必须掌握的其他急救操作

一、气管切开术

二、气管插管术

三、深静脉置管

四、胸腔闭式引流术

五、腹腔穿刺

六、骨髓穿刺术

七、腰椎穿刺术

八、导尿术

九、血液灌流

十、清创缝合术

十一、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十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第四章 常用化验检查结果解读

一、血常规

二、生化系列

三、血气分析

四、常见心电图

五、血栓弹力图

第十三篇 常见急症急诊救治流程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救治流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流程

心肺脑复苏急诊救治流程

休克急诊救治流程

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流程

疑似脑卒中急诊救治流程

成人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低血糖症抢救流程

高血压危象抢救流程

咯血(或疑似)抢救流程

急性喉梗阻抢救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或疑似)抢救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流程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抢救流程

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抢救流程

哮喘急性发作抢救流程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主要参考文献

急诊与战伤医学是201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尹文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急诊与战伤医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CT成像技术卷 电子书
国内该领域专家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展现,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倾心之作。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数字X线成像技术卷 电子书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丛书,介绍数字X线成像技术。
放射治疗中正常组织损伤与防护 电子书
本书系统总结了放射肿瘤学领域关于放射损伤发病机制、诊断与防治的研究、临床进展。
现代CT设备质控管理与操作规范 电子书
一部CT影像技术和医生的临床规范,临床医生的参考书,在校影像本科生的教辅书。
急诊与战伤处置工作手册 电子书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急诊与战伤医学的发展现状、工作管理、处理流程、常见检验值及意义、常见操作技术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急诊工作管理,将急诊战伤各项医疗、教学、科研活动制度化,流程化,力求用简明扼要的流程图形式,尽量准确地规范急诊战伤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充分体现急诊"救人治病"的思维,为急诊医师的战场实践提供较完善的指导,为应对急诊重大突发事件提供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面对极短时间内运送到急诊科的大量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