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诉讼艺术

中国传统诉讼艺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填补中国传统诉讼研究领域的空白的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传统诉讼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和诉权这一理论命题出发,从诉前攻防策略、诉权启动艺术、案情声辩艺术和诉权推进策略4个方面,对当事人及其背后的讼师及第三方的传统诉权运作艺术作出了开创性研究。

作者认为,中国传统诉讼艺术虽然对程序正义重视不够,并因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上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实现社会的实质正义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较大限度地满足了普通民众的法律需求。

本书的出版,一定意义上弥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拓展了法学的研究领域。

作者简介

作者胡平仁,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湖南省嘉禾县人,法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湘潭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在职博士生,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理事,湖南省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省情专家,主要从事法理学与法社会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法理学基础问题研究》《在权利与权力之间》等法学专著,主编(含副主编)《法学序论》《法理学》等面向全国或全省的法学教材多部。在《法制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法学论文近二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法律是生活的艺术(序)

绪论

一、作为科学与艺术的法律

二、诉讼艺术的形态与意义

三、诉讼艺术的生长点

四、对中国传统诉讼艺术的探索

五、本书的理论预设与研究进路

第一章 中国传统诉讼艺术的发展轨迹

一、先秦诉讼艺术的奠基

(一)诉讼的出现与证据的使用

(二)皋陶的司法理念与断案艺术

(三)五声听讼艺术的形成

(四)邓析对诉讼艺术的传授

二、秦汉魏晋诉讼艺术的初兴

(一)勘验与审讯艺术的初潮

(二)春秋决狱的艺术之维

(三)决事比中的司法艺术

(四)声辩艺术的初步崛起

三、隋唐宋元诉讼艺术的繁荣

(一)诉讼艺术的操练

(二)勘验艺术的高峰

(三)判词艺术的兴盛

(四)判案艺术汇编

四、明清诉讼艺术的成熟

(一)诉权运作的艺术探求与官方规制

(二)案例与判词的大量结集

(三)办案策略与制判艺术的理论总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诉权运作艺术

一、传统诉讼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与诉权

(一)古代法中的权利保护

(二)古代诉讼当事人的地位

(三)古代诉讼当事人的诉权

二、诉前攻防策略

(一)熟知法律,规避诉讼

(二)以牙还牙,暗中斗智

(三)收集隐私,以佐讼证

三、诉权启动艺术

(一)状告反诉,虚实并存

(二)匠心独运,绵里藏针

(三)死伤为诉,假意真情

四、案情声辩艺术

(一)诉冤鸣孝,情感动人

(二)条分缕析,法理服人

(三)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五、诉讼推进策略

(一)小事闹大,造势压人

(二)偷梁换柱,制造迷津

(三)进退有据,避重就轻

第三章 中国传统案情侦勘艺术

一、声色破案

(一)闻声破案

(二)察色破案

二、心理破案

(一)“密而速”与“疏且缓”的用谲艺术

(二)瓦解贼寇的离间之计

(三)乘虚而入的诱敌策略

(四)虚晃一枪的诈囚之术

三、事理破案

(一)“格物致知”

(二)“循理求实”

(三)“盗亦有道”

(四)“事物反常即为妖”

四、知识破案

(一)生物知识破案

(二)物理知识破案

(三)毒物知识破案

(四)尸检知识破案

(五)梦卦知识破案

第四章 中国传统听讼断狱艺术

一、调解息讼,情理断案

(一)调解息讼的策略机制

(二)情理断案的弹“情”艺术

二、以柔克刚,声东击西

(一)以柔克刚的生活智慧

(二)声东击西的堂讯游击

三、用谲识伪,察疑得实

(一)用谲识伪的智力博弈

(二)察疑得实的求证逻辑

四、见微知著,顺水推舟

(一)见微知著的法理悟性

(二)顺水推舟的解纷妙计

第五章 中国传统判词表达艺术

一、传统判词的主要表现形态

(一)语判与书判

(二)骈判、散判与花判

(三)批词和判词、审语和看语

二、传统判词的劝导与说服艺术

(一)传统司法的宣教功能

(二)传统判词的劝导与说服策略

三、传统判词的修辞艺术

(一)常见修辞格的运用

(二)传统判词的诗化

(三)言词的简练与事实的剪裁

第六章 中国传统诉讼艺术的文化基因

一、和合文化与无讼理想

(一)和合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无讼与息讼是和合精神的法律表达

二、法、术、势理论与权变哲学

(一)法、术、势理论及其在诉讼中的运用

(二)权变哲学与自由裁量

三、诗文传统与鬼神信仰

(一)诗文传统

(二)鬼神信仰

第七章 中国传统诉讼艺术的制度土壤

一、外法内儒与科举取士

(一)工具主义法律观

(二)重视德行与情判

(三)科举取士

二、律学制度与法官培养

(一)律学制度

(二)法官培养

三、幕友佐治与讼师助讼

(一)幕友佐治

(二)讼师助讼

第八章 传统诉讼艺术和现代法治的冲突与整合

一、传统诉讼艺术的特殊魅力

(一)精于博弈的维权艺术

(二)善于妥协的和合精神

(三)力避刑求的证明方式

(四)实质正义的价值追求

(五)逐案衡量的民意整合

(六)多元取向的共赢裁决

二、传统诉讼艺术的时代困顿

(一)外来法律文化的科学震荡

(二)本土法律文化的土壤流失

三、现代诉讼艺术的科学导引

(一)诉讼艺术与价值洗礼

(二)诉讼艺术与规则之治

(三)诉讼艺术与程序法定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为自己喝彩(代后记)

中国传统诉讼艺术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平仁。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传统诉讼艺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 电子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投标法》颁布12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招投标市场不断壮大,行政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备,对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质量效益,预防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招投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规避招标或者搞“明招暗定”的虚假招
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控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目标读者: 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 培训管理岗位专员、主管、经理、总监等相关从业人员 企业大学负责人、培训讲师、培训专员、培训管理人员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实务操作的初学者 想要从事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 需要培训管理工具书的人员 想要获取或学习培训管理实战案例的人员 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企业高管、总经理 其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兴趣的人员 风险和利益,是企业家关注的两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家只有将风险和利益并重对待,才能够保证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目前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爆发率高、大的风险之一。法律风险一旦决堤,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为管理者/HR,你是否已经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法律意识不充分、用工体系不完善、规范化办公不全面、对劳动者管理不合法等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学会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用人单位如果不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意识,那只能是双方博弈中的失败者。 本书总结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阶段法律风险防控的关键技能、操作步骤和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了大量的实操案例,专注解决企业在法律风险的防控和处理层面的难题。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美国S部落自治体制 电子书
填补我国学界对美国印第安部落政府的自治发展知之甚少的空白。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 电子书
以性别为视角,以口述史为方法,记录和研究生活的历史和变迁,反映其对个体生活与命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