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审美的,实践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

批判的,审美的,实践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

站内搜索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概纳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概纳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凸显其产生于对现实社会理性秩序以及产生的单向度性的社会批判,致力于改造理性话语的审美实践的思想脉络,从而将马尔库塞一生学术思想在其美学的实践意蕴这一思想脉络中得到整体性研究。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对象及其现实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及其相关评介

1.2.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已有研究的基本特点

1.3 研究思路及其基本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思想脉络

2.1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理论品格的承续: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原则和历史方法

2.1.2 理论视域的开启:审美现代性视域中读解美的力量

2.1.3 理论基调的奠定:观照人的存在境遇的存在主义

2.1.4 理论思路的渐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批判理论发展

2.2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形成的思想脉络

2.2.1 早期艺术理论:初显探讨艺术功能的理论端倪

2.2.2 中期批判理论:进而揭示意识控制的异化实质

2.2.3 晚年审美理论:归于发现审美形式的美学实践

第3章 批判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3.1 提取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基本症候:单向度性

3.1.1 单向度性的社会表现

3.1.2 单向度性的意识控制

3.1.3 单向度性的双向转化

3.2 确认单向度性症候的形成逻辑:工具理性的意识统治

3.2.1 工具理性的意识统治是现代性症候的根源

3.2.2 技术体系是工具理性统治的物质基础

3.2.3 工具理性实现现代性统治的基本途径

3.3 勾勒消解现代性症候的必然逻辑:意识重建

3.3.1 理性观的历史嬗变

3.3.2 理性与感性统一的意识体系

3.3.3 新的意识范畴:主客体统一的意识形式

第4章 审美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理论确立

4.1 新感性:艺术革命意蕴的根源

4.1.1 新感性的否定内涵

4.1.2 新感性否定内涵的革命意蕴

4.1.3 新感性的否定性革命实践

4.2 艺术革命意蕴的第一层内涵:引导性特征

4.2.1 艺术的引导性革命内涵

4.2.2 现代性危机中引导性革命的先导地位

4.2.3 艺术革命的引导性作用

4.3 艺术革命意蕴的第二层内涵:整体性特征

4.3.1 现代性视域中革命的整体性要求

4.3.2 艺术世界存在方式的整体性特征

4.3.3 整体性革命要求整体性特征

4.4 艺术的实践潜能与实践可能:审美之维

4.4.1 审美形式:美学实践的本体维度

4.4.2 审美形式的实践潜能

4.4.3 审美形式的实践可能

第5章 实践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实践之途

5.1 美学实践的现实困境

5.1.1 肯定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5.1.2 大众文化的商品价值异化

5.2 美学实践的物质基础:重构技术

5.2.1 技术体系:美学实践的物质基础

5.2.2 技术与艺术: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5.2.3 新感性在技术开发过程中的渗透

5.2.4 新感性在技术使用过程中的渗透

5.2.5 新感性以技术为物质中介在全社会范围的渗透

5.3 美学实践的现实基础:重塑主体

5.3.1 主体领域的意识革命

5.3.2 审美形式重建理性观念

5.3.3 审美形式改造交往间性的努力

5.3.4 重塑人的主体性

第6章 反思: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新趋势与内在悖论

6.1 实践意蕴: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新趋势

6.2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基本特征的内在悖论

6.2.1 “批判的”与“审美的”之理论悖论

6.2.2 “审美的”与“实践的”之实践悖论

6.3 审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6.4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解读

6.4.1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6.4.2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乌托邦色彩

6.4.3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实践旨趣

6.4.4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结语 审美教育的现代化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批判的,审美的,实践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是2019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丽。

得书感谢您对《批判的,审美的,实践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美学(第1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一辑。
中国美学(第5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五辑。
现象学入门:胡塞尔的认识批判 电子书
现象学是学派,是流派,也是现象学运动。
中国美学(第3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三辑。
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研究 电子书
宽容是行为主体对其不喜欢或不赞成的行为、信仰或生活方式有意向干涉却不干涉的一种有原则、有限度的克制。本书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追溯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综述,不仅系统介绍了远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到伏尔泰、康德等哲学家的宽容理念,而且对每位哲学家宽容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派演变均有述及。本书主旨虽关涉“宽容”又不止于就“宽容”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