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是哲学专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学习和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本选题分类结集叶秀山先生全部已经出版的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以及部分笔记、札记、书信和讲演录,共11卷。本选题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是哲学专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学习和参考用书。第五卷包括《叶秀山文集·散文随笔卷》《说“写字”》《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等。
作者简介
作者叶秀山,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56年从该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由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至研究员及该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该院哲学系主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攻西方哲学,兼及美学,旁及中国传统哲学。著有《哲学要义》《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等,其专著及论文、随笔收入《叶秀山文集》四卷。近年专著有《西方哲学史导论》上编,以及论文若干。业余喜好中国书法、戏曲及西方音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叶秀山文集·散文随笔卷
也谈王国维的“境界”说
书法是一种艺术
也谈山水花鸟画
“美学”正名
品
山水诗的阶级性问题
谈文采
为欣赏者留有余地
观剧杂感
第六届国际康德会议简纪
一、会议一般情况
二、会上我所接触到的问题
三、关于我向会议提出的论文
四、应重视辩证思维的研究
欧洲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记1987年斯图加特国际黑格尔哲学大会
未来总是好的
《无尽的学与思》(台湾版)前言
《无尽的学与思》(台湾版)后记
读书注意少而精
京剧要出大演员、大评论家
谈写读书笔记
“舞蹈”进入“哲学”的视野
《袖珍美学丛书》重印前言
到剧场去看什么
缓称“梅学”
继往开来话“商务”——商务印书馆百年
京剧的编导演
京剧流派的再思考
来一个“昆乱不挡”
论中国戏剧中的歌舞
我的神父朋友张振东
再谈学者的使命
郑元者《艺术之根》序
中国书法
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胡孚琛《道学通论》前言
读书与写书
古今中外,有分有合
一
二
三
四
五
怀念哲学所图书馆
“思潮”与“学术”
王治河《福柯哲学思想述评》序
我爱辞书——写在《后现代主义辞典》出版之际
我说“开卷有益”
“悠闲出智慧”说
欲罢不能之读
中国人研究西方哲学
后记
说“写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附录:中国书法
后记
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
序 “纯粹哲学丛书”
前言
想起了“语言是存在的家”
京剧的学术意识——读蒋锡武《京剧精神》有感
王国维与哲学
一 王国维与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
二 王国维与中西哲学的会通
三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书道贵新
答韦君琳先生书
试读《中庸》
说“变”
由谭鑫培七张半唱片谈起
史家的哲学问题
我的读书方式及其沿革
温故而知新
创造与传统——新世纪哲学断想
一 传统的创造与创造的传统
二 批判的精神与继承的精神
三 理想的现实与现实的理想
京剧的不朽魅力
说“诚”
从屈原的死谈起
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叶秀山西方哲学论集(1998—2002)
需要重新研究克罗齐——写在彭刚《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出版之际
利科的魅力
“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从海德格尔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想到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古典哲学的永恒魅力
哲学需要“认真”的态度——写在刘立群君《超越西方思想》即将出版之际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哲学还会有什么新问题
与新生谈读哲学书
“哲学”“活在”法国——写在杜小真《遥远的目光》即将出版之际
试释尼采之“永恒轮回”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试论尼采的“权力意志”——兼论尼采的哲学问题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一、尼采哲学产生的背景
二、“意志”作为一个纯粹的创造力
三、“意志”学说与欧洲哲学传统的变革
四、何谓“权力意志”?
五、为其所能与能为而不为
六、“权力意志”与“道德价值”
何谓“超人”——尼采哲学探讨之二
珍惜做学问的大好时间
后记
叶秀山全集·第五卷是201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叶秀山。
得书感谢您对《叶秀山全集·第五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