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九色鹿)

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九色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周伟洲自21世纪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新出土的中国中古时期胡族文物进行研究的13篇论文,其中有8篇是对胡人墓志的考释。

内容简介

所谓中古时的“胡族”或“胡人”自秦汉以来就有广义和狭义的指称。先秦至秦汉,狭义的“胡人”一般专指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族,隋唐时则一股专指西域胡人(今新疆、中亚、西亚、南亚等古代民族);广义的“胡人”则还包括属“东胡”的马桓、鲜卑等族,以及继匈奴之后的漠北柔然、铁勒、突厥、回鹘,属“西戎”的氐、羌诸族。可以说,广义的中古时的“胡人”基本上是泛指北方的各少数民族。本书所探索的相关中国中古时的“胡族”即是上述广义的胡族。

《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第一章收录有关北朝时胡人墓志考释的文章四篇。第二章收录隋唐时有关胡人文物墓志研究的文章四篇。第三章收录隋唐时出土相关胡人的文物、“六胡州”及丝绸之路起点研究的文章四篇。第四章收录了笔者从相关胡人墓葬出土的“乐舞图像”中研究唐代音乐、舞蹈的文章二篇。最后,附录中收入了笔者周伟洲多年研究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诸胡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章一篇。

作者简介

作者周伟洲,男,1940年2月生,广东开平人。汉族。1958~1962年西安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62~1965年该民族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67年分配至陕西省博物馆工作。1973年调到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从事中国民族史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6年破格提升为教授。1992年至1998年曾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并兼西北历史研究室主任。2001年7月调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任主任、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部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名誉会长(原任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原任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学术委员主任(原任副会长)、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评为陕西省首届社会科学名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西部边疆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西部边疆研究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北朝胡人墓志考释

一 大唐西市博物馆入藏北朝胡族墓志考

二 北周莫仁相、莫仁诞父子墓志释解

三 杨文思墓志与北朝民族及民族关系

四 新出土柔然王族墓志汇释

第二章 隋唐胡人墓志研究

一 隋《虞弘墓志》释证

二 乞伏令和夫妇墓志证补

三 《唐故突骑施王子志铭》补考

四 甘肃榆中出土唐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考释

第三章 隋唐胡人文物及“六胡州”等研究

一 青海都兰暨柴达木盆地东南沿墓葬主民族系属研究

二 吉尔吉斯斯坦阿克别希姆遗址出土唐杜怀宝造像题铭考

三 兰池都督府与兰池州

四 丝绸之路起点唐长安城的三大标识

第四章 胡人乐舞图像研究

一 6世纪至7世纪中国相关粟特人墓葬出土乐舞图像研究

二 唐韩休墓“乐舞图”探析

附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

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九色鹿)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周伟洲。

得书感谢您对《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九色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世界中古史(第4版) 电子书
新世纪高等学校历史学系列教材,介绍世界中古时期的历史。
情系花粉育株:胡含传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原所长胡含的学术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胡含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
历史深处的记忆:永州馆藏文物随笔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战国十二竹叶四山纹铜镜;战国双环耳弦纹铁鼎;战国九大眼九小眼琉璃珠;战国谷纹琉璃璧;战国勾连云纹玉剑彘;西汉龟钮“刘疆”铜印;西汉刻几何纹提梁铜壶等。
德昂族文化与社会变迁 电子书
德昂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传承与社会历史变迁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书通过对德昂族的整体性介绍,为读者呈现了云南德昂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婚姻家庭、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的全貌;并通过分析关于德昂族精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试图概括当前德昂族的贫困现状、梳理针对德昂族现有的精准扶贫政策,找到当前德昂族脱贫的难点与症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完善德昂族扶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