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教材引入了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的新研究成果,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实际,重点讨论我国教育经济领域内的相关重大问题。
内容简介
本教材基于经济学与教育学理论模型构筑了教育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内容涵盖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教育投资、教育成本与收益、教育规模经济、教育供求与就业、教师薪酬、学生资助制度等。
教材采用了大量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读者进一步探索教育经济研究领域的有关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
教材可作为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科技与教育管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教材,对上述研究领域的教师、学者及管理工作者也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刘志民,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和土地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副理事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章 教育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经济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及学科纬度
一、教育经济学的概念
二、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三、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纬度
第二节 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学理论
二、经济学理论
三、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第三节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学习和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萌芽阶段的教育经济思想
二、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济思想
四、新古典学派的教育经济思想
第二节 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教育经济学兴起与开拓的历史条件
二、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三、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过程
二、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三、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教育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一、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过程
二、教育与经济的关联与互动分析
三、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四、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教育投资的超前增长规律
六、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形成规律
第二节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
一、生产函数法
二、舒尔茨余数法
三、丹尼森系数法
第三节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二、教育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关于教育消费能否拉动经济增长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第一节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二、人力资本的类型
三、人力资本的特征
四、人力资本投资
五、人力资本理论
第二节 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的贡献
一、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的要素功能
二、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效率功能
三、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功能的争议
第三节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教育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教育投资
第一节 教育投资概述
一、教育投资的主体
二、教育投资的性质
三、教育投资的特点
四、教育投资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
一、确定教育投资合理比例的依据
二、确定教育投资总量与比例的原则
三、确定教育投资总量与比例的基本方法
四、教育投资评价
五、中国公共教育投资情况
第三节 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
一、教育成本补偿理论的提出
二、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原则
三、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主体与途径
四、国外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模式
五、高等教育费用持续增长的理论诠释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教育成本与收益
第一节 教育成本
一、教育成本的含义
二、教育成本的分类
三、教育成本的计量
第二节 教育收益
一、教育收益的含义
二、教育收益的分类
三、教育收益的计量
四、教育收益率
第三节 教育投资风险
一、教育投资风险的含义
二、教育投资风险的类型及来源
三、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教育规模经济
第一节 教育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一、教育规模经济
二、教育规模不经济
三、学校规模经济的特殊性要求
第二节 学校适度规模研究方法及约束条件
一、学校适度规模研究方法
二、学校适度规模研究的假设条件
三、学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问题的讨论
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基本理论
二、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情况
三、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演变轨迹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教育供求与就业
第一节 教育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分析
一、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
三、教育供给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教育供求矛盾与均衡
一、教育供求矛盾的一般分析
二、当前中国教育供求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三、教育供求均衡
第三节 教育与就业问题分析
一、教育与劳动力供给曲线分析
二、就业问题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三、教育与就业问题的一般分析
四、教育就业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教师薪酬
第一节 教师薪酬的确定依据
一、教师薪酬确定的理论
二、教师薪酬确定的原则
三、教师薪酬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教师薪酬制度的国际比较
一、国外教师薪酬制度
二、中国教师薪酬制度
第三节 教师薪酬制度的改革
一、中国教师薪酬制度的四次改革
二、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学生资助制度
第一节 学生资助制度概述
一、学生资助的含义
二、学生资助的类型
三、学生资助的经费来源
四、学生资助理念的嬗变
第二节 学生资助制度的国际比较
一、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前后的资助模式
二、日本的收费与贷学金模式
三、美国的混合资助模式
四、学费与资助政策变化的世界对比
第三节 中国学生资助制度的演变及政策解析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学生资助制度变迁
二、中国现行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解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教育经济学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志民。
得书感谢您对《教育经济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