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

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把鲁迅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赤手空拳”地进入鲁迅作品,对国内的鲁迅和《野草》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一般认为,《野草》是最能透见作者“灵魂的真与深”、最能揭示鲁迅个人真实的生命状态的作品,孙歌将鲁迅和《野草》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借助竹内好与沟口雄三的独特思想路径,来重新解读鲁迅与传统的关系,五四落潮后鲁迅的孤独、战斗与坚守,以及鲁迅在“绝望与希望之外”追寻生命原点的深刻体验与人生思考。

通过逐一细读23篇文章,作者重新阐释了诸如“中间物”“明暗之间”“无物之阵”等《野草》中的核心观念,尤其对鲁迅的 “求真”意识和他的“反传统”思想做了独具匠心的体味。作者认为,鲁迅不是一般的“反传统”,而是“一直在传统中用断裂、决绝的方式继承一些最关键的要素”,因此既要厘清“传统”的多面性和多义性,又要辨析传统在现代的分解和转化,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求真”就与明末的李卓吾一脉相承,实际上他是“进入传统的脉络有选择地进行继承”。

作者简介

作者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专业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竹内好的悖论》《文学的位置》《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寻找鲁迅精神世界的入口

第一讲 鲁迅的时代课题

一、 重新思考“传统”的内涵

二、 鲁迅的“现役”状态

三、 “真伪之争”的意义

四、 新旧之争的虚假性

五、 鲁迅哲学的生命逻辑

六、 鲁迅的反传统

第二讲 无地中的死火

一、 关于粘连与孤独

二、 相关作品中雪的意象

三、 无可选择中的选择

四、 从被打造的形状中突围

五、 燃尽于无地之地

六、 解读《题辞》

第三讲 在无物之阵中战斗

一、 鲁迅的难读之处

二、 什么样的抗争才有意义

三、 战士的“死法”与“活法”

四、 在“无物之阵”中战斗

五、 面向未来的记和念

六、 在无可选择中坚守

七、 寻找鲁迅精神世界的入口

第四讲 绝望与希望之外

一、 抓不住的霓虹色碎影

二、 无所交锋的“冷战”

三、 直逼真正的暗夜

四、 生命飞扬的大欢喜

五、 “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

结语 鲁迅的“不容已”

后记

附录 野草

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孙歌。

得书感谢您对《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长觉醒:家庭教育的希望 电子书
《家长觉醒:家庭教育的希望》一书,是一本全新的家庭教育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对家长认知的革命性启示!本书旨在唤醒家长的成长逻辑和责任感,引导“准家长”或“家长”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作者用多年的研究探索坚守这份初心,力争用凝结的智力成果普惠每一个人,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理念,足已算是一份价值形式的奉献!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亲身经历和多年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创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现代家庭教育难点
鲁迅至赵家璧信札 电子书
本书为鲁迅至赵家璧一九三三到一九三六年的信札,另包括:致赵景深(一九二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致罗體岚(一九二八年十一月日)、致陈浚(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致钱君鋾(一九二八年七月十七日)、致顾颉刚(一九二七年七月三十一日)等内容。
鲁迅小说文体反讽性研究 电子书
反讽是鲁迅小说重要的文体特点之一,在其小说艺术的各个层面都有充分的表现。
走近鲁迅:由崇拜到对话 电子书
本书呈现出作者从少年时代到年逾花甲对鲁迅的认识轨迹,亦折射出半个世纪中国的鲁迅认知脉络及其社会文化背景。鲁迅作品曾经给作者以温馨的安慰与莫大的启迪,作者至今仍能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的源泉。作者力避从概念出发的套路,在中国社会文化与外来影响交汇的背景下和鲁迅自身的脉络中对其作品进行细读,揭示其复杂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个性。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电子书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精选了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鲁迅的文章,将鲁迅置身于东西方文化撞击的漩涡中加以剖析,比较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及其文化选择,以及在文化深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担,由此造就的新的文化传统。鲁迅一方面是撼动中国文化传统基石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又是这一传统真正的现代继承者,并对被挤到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关怀。《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由高旭东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