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大家小书系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大家小书系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有关中国上古先秦史的研究性论文集,其中多篇是发表当时极具新意,对古史研究有突破性意义。

内容简介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中国古代史专著。

他从1929年开始着手写《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由于时局动乱和公务繁忙,他先后撰写的主要章节,分别以《夷夏东西说》《姜原》《周东封与殷遗民》《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论所谓五等爵》等为题目以论文形式发表。2002年,其学生、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对这些论文进行系统整理,以傅斯年生前所定书名出版面世。

何兹全在前言中曾肯定地说:可以作为傅斯年史学代表作的“就是这部未完成的《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对构成该书的几篇论文评价说:“篇篇都有精意,篇篇都有创见——独到的见解,篇篇都是有突破性、创造性的第一流的好文章。就这一本未完成的书之已完成的几篇文章,已足以使傅斯年坐上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大师的宝座,享有大师荣誉。”

作者简介

作者傅斯年,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治学既严谨,又有其创新精神,他将中国近代的治学方法和西方的科学方法相结合,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历史研究新方法,为中国传统史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稿本)《古代文学史》(稿本);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一部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史专著

创始性、突破性的史识

对学术事业的贡献

家世和才性

赘语

夷夏东西说

一、亳—商—殷

1.商代发迹于东北渤海与古兖州是其建业之地

2.亳

3.商代拓土之三期

二、夏 迹

1.见于《左传》者

2.见于《国语》者

3.见于《诗》者

4.见于《周诰》者

5.此外见于《史记》《战国策》者一段(按,《史记》所引杂乱,故不遍举,此节甚关重要,不可遗之)。

三、夏夷交胜

1.见于《左传》者

2.见于《论语》者

3.见于《楚辞》者

4.见于《山海经》者

5.见于《吕氏春秋》者

6.见于《说文》者

四、诸夷姓

五、总结上文

姜原

一、姜之世系

二、姜之地望

三、姜姓在西周的事迹

四、姜羌为一字

周东封与殷遗民

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

二、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

三、周公之事功

论所谓五等爵

一、五等称谓的淆乱

二、公侯伯子男释字

三、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

一 楚之先世

二 殷周之关系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大家小书系列)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傅斯年。

得书感谢您对《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大家小书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敏捷中国史话 电子书
生动讲解敏捷软件开发在中国的历程,探讨敏捷实践与Scrum流行。
古代文明与秦汉社会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许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5年河南省历史学年会暨魏晋文化研究”会议中“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论文合集之一,时段集中在秦汉时期并向前后有所延伸,主要是从考古、出土文献、传世文献的比对和深入分析中,从社会、文化、宗教、儒学、女性、地方等方面对于文明的传播做不同侧面的研讨。
中西古代历史、史学与理论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古代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比较研究、古代中国与西方的史学概论、古代中国与西方历史理论的比较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与西罗马灭亡后欧洲历史发展的异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与西罗马灭亡后欧洲文明断续的异同等内容。
我思古人:古代铭刻与历史考古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汇集,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有关金文、玺印、砖瓦文字、简牍文书等出土古代铭刻文献的释读考证与研究文章,对汉唐之间的城址、墓葬、出土器物等进行的考古综合研究论述,以及其他一些有关考古专题论文,如对宋墓砖雕孝子图画、日本出土简牍等材料的研究,显示了作者深厚扎实的学术素养。其中尤以古代铭刻文字及画像石、壁画、葬具等方面的研究颇具新意,所获研究成果多受到国内外学界认同,并推动了相
意大利与中国(好望角系列) 电子书
中西文明交流史研究典范之作,全面探索中意2500年交往史,全景展现中西文明互鉴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