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

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英两国英国史学者首次深入对话与讨论的成果,反映了英国史研究的学术前沿进展。

内容简介

哈里·狄金森、钱乘旦等中英史学家携手合作,就英国历史上的国家、乡村、商业、城市化、人口、性别、宗教、思想、政治改革、历史分期等核心论题展开共同研讨。收入《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中的诸文,注重新材料的发掘、新视角的运用,既有旧题新诠、学术史的梳理,也有新问题的探索、新观念的尝试,展示了英国历史的多重面相。

作者简介

编者钱乘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

已出版《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寰球视野:现代化的迷途》《世界现代化历程》《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二十世纪英国》《第 一个工业化国家》《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等,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主题一 英国史研究的回顾

英国史:最近的趋势

中国英国史研究概述

主题二 领主与国家

国家形成与社会变革,1400—1750年

析“乡绅入侵”——对英国都铎王朝议会选举中“异常现象”的解读

主题三 乡村与农业

700—1600年英格兰的领主、农民和村庄——1989年至2009年的新方法

前近代中英两国农业雇佣劳动比较

主题四 商业与市镇

700—1700年的市镇和贸易

“限制”还是“促进”——特许状与西欧中世纪商业

主题五 宗教

宗教改革时代的宗教和文化

英国16世纪宗教改革——“基督徒皆为司祭”的主张与教士职业功能的转变

主题六 人口与性别

“我更想得到男性的帮助”——英国夫妻和生育力的下降,1870—1940

从中国人口史看前工业化时期欧洲婚姻家庭的特征

主题七 贸易、工业、城市化

1700—1850年英国的贸易、工业及城市化——以实例分析近几十年的西方历史学

英国城市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1750

主题八 国家与帝国

帝国与英国

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学说及其评价

主题九 宗教与思想

宗教在英国现代史学中的地位

英国近代无神论源流

主题十 改革与民主

英国近代史中的改革、性别和公共领域

英国民主与简单多数选举制(FPTP)

主题十一 改进与福利

英国福利国家中的志愿行动

英国福利国家与妇女的关系——以“女工会联盟”为例(1890—1921)

主题十二 英国历史的分期问题

关于“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钱乘旦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江南城镇化水平新探:史料、方法与视角 电子书
综合史料考证、统计估算等多种方法,研究江南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状况。
桥梁文化与美学 电子书
“桥梁文化与美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桥梁发展技术的基础上,讲解桥梁历史、文化、创新与美学的发展过程,启发读者的心智,加强桥梁工程专业熏陶和美学理解,开阔视野,以设计与建造出更加新型和优美的桥梁。从历史、人文、技术、美学诸方面讲解桥梁的文化与美学,包括桥梁新理念产生的基础条件、新颖桥梁产生的理念、典型桥梁的案例、桥梁先驱的奋斗历程等。桥梁作为一种建筑结构,不
国际化与本土化: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景观 电子书
本书是文学传记《浮生如梦――蔡东藩传》后续的学术研究性著作,着重研究蔡东藩的生平与著述、思想与历史演义特征,厘清了过往蔡东藩研究中的许多讹误之处,并首次从教育观、道德观、政治观、历史观四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蔡东藩的思想观念;从历史演义观、历史演义的编撰目的、《历朝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史料处理办法及文笔运用等七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蔡东藩历史演义自具一格的特色。
帝国幻象: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 电子书
一部俄罗斯“国家形象”近300年的演变史。
宋代隐士居士文化与文学 电子书
宋代的隐士和居士利用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主要从文化、审美的维度实现人生价值,丰富人生实践,他们创造了富有生命激情和审美意趣的文化艺术成果,其中,政治、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的内涵异常丰富,称得上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书的上编为专题论述,是从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角度探讨宋代隐士和居士的文化与文学。下编为宋代隐士、居士的叙录,收录隐士570人、居士291人,对每位都撰写小传并注明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