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使用详解(第2版)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详解(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经络腧穴学》指定用图

一书在手,解决全部针灸问题

——quan wei的专家讲解 方便的用穴指南

一百余种常见病的针灸(包括耳针)治疗取穴

经脉循行忠实于《黄帝内经》《难经》原文

囊括全部经穴和常用奇穴

耳穴图、足部反射区图,满足家庭保健需要

设计合理,快速查询

经络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经络和穴位是什么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深入人心,在“经络使用”大行其道的现今,读者得到的信息往往是:经络就是经穴的连线。这在学术上,特别是经络的养生保健应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本书将为您揭示真正的经络、穴位:经脉循行严格遵照中医经典《灵枢》《素问》《难经》《针灸甲乙经》的论述,有原文、白话;穴位的定位参照新《国标》,将每条经脉、穴位的主治和刺灸法作归纳总结,便于理解、记忆;采用真人实体彩色照片,更加直观。

内容简介

经络、穴位是针灸学的基础,“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句针灸界的名言就说明经络的重要性。本书包括:①常见病针灸治疗取穴,以表格形式总结归纳120种常见病的针灸和耳针治疗取穴。②十四经脉、穴位、常用奇穴:彩图的经脉循行遵照经典,有原文、译文;归纳各经穴位的主治概要、刺灸要点;详解每个穴位的定位和主治。③附赠耳穴图、足部反射区图:由于穴位在图上一目了然,尽在表格中介绍其功能主治。④穴位索引:表示每个穴位的彩图、文字所在页码,方便查询。

作者简介

睢明河,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教授,校级教学名师,讲授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等课程。曾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国家标准针灸穴位挂图》《图解针灸穴位速查手册》等七部著作,受到广大读者好评、针灸界同行的肯定。2012年,应湖北中医药大学王华校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赵百孝院长、刘清国书记之邀,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和《经络腧穴学》制作全彩真人版经络穴位图。

章节目录

一、常见病针灸治疗取穴

二、十四经及穴位

 (一)手太阴肺经及穴位

 (二)手阳明大肠经及穴位

 (三)足阳明胃经及穴位

 (四)足太阴脾经及穴位

 (五)手少阴心经及穴位

 (六)手太阳小肠经及穴位

 (七)足太阳膀胱经及穴位

 (八)足少阴肾经及穴位

 (九)手厥阴心包经及穴位

 (十)手少阳三焦经及穴位

 (十一)足少阳胆经及穴位

 (十二)足厥阴肝经及穴位

 (十三)督脉及穴位

 (十四)任脉及穴位

三、常用奇穴

 (一)头面躯干部穴

 (二)四肢部穴

四、耳穴

五、足部反射区

附:穴位索引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详解(第2版)是2019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睢明河。

得书感谢您对《人体经络穴位使用详解(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哮喘 电子书
本书作者将20多年的临床经验、心得体会编集成书,让更多的同行,特别是广大基层医务人员掌握此"简便验廉"的疗法,实为哮喘患者之幸事。本书内容之前未见类似,具有独创性,深入浅出,围绕及紧扣临床,文笔尽量简单、易懂,不但使医务人员、而且使哮喘患者和家人也容易明了,促进医患共识,携手战胜哮喘这一顽症。
人体亚健康与调适(2017年版)(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共6章,根据众多专家的经验论述,科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亚健康的常识、运动与亚健康、老年人理疗保健与亚健康、传统康复技术调治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与调治、药物使用与亚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本书着重阐述了生活中易被忽视而对人体健康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辅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亚健康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引起读者对亚健康的足够重视,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调治亚健康,使疾病消失在萌芽之中,从而达到
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与实践:汉英对照 电子书
本书为李定忠教授和作者从事中医经络理论和实践的现代研究60余年的成果汇总。国内外首次用169条先天性循经皮肤病证实经络存在是基因决定的。首次发现“经络环”是体内环形电导通道,激通“经络环”能多病同治,双向调整。通过科研大协作阐明经络实质、运行规律与调整机制等系列科学内涵。并发明“经络皮部挑治法”等,在临床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著名中医世家“多寿堂”第七代传人,载入辽宁省志和中国回族大辞典名医录。19
糖皮质激素临床的合理使用(第2版) 电子书
本书是《糖皮质激素在内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的修订版,在上版书基础上修订、完善,内容包括糖皮激素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合理应用、正确评价糖皮质激素疗效等。并增添了新内容: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在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在颅脑外科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