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

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著名经济学家、跨学科教育家汪丁丁教授北大EMBA课程讲义,在三重转型期中国,求解社会生活、深层情感交流的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

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

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

伦理学,最广义的,最大适用范围的伦理学,用一句话概括,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中国社会处于三重转型期,于是才有中国当代独有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短期行为不能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于是也没有正常的企业文化。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人人理性预期人人行为短期化。不如此预期的人,反而不理性。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达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

作者简介

作者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教授。1997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期以来倡导“个体生命的自由”。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学哲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讲 导论

一、心智地图概述

二、为什么讲授这门课

三、伦理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四、“伦理”的含义

附录1 基本问题

附录2 族群,知识,制度

附录3 个体生命,激情与历史感

第二讲 伦理学主要流派

一、“允执厥中”

二、伦理学的传统

三、存在主义伦理学

四、女性主义伦理学及其他

附录 观念的观念史

第三讲 宗教,信仰,伦理行为

一、正义、伦理与情感

二、信仰与伦理行为

附录1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第三种文化的视角

附录2 情感模式:微信群规模与社会脑假说

附录3 社会脑的演化——为“邓巴四部曲”中译本序

第四讲 尼采之后的伦理学

一、族群与文化的共生演化

二、从情感学派到人格学研究

三、复杂思维与英雄之旅

附录1 制度是群体的信念表达

附录2 重要性感受——人工智能从狭义到广义的关键环节

附录3 人类智能是广域局部理性,而人工智能是狭域全局理性

附录4 生存竞争——狭域的和广域的

附录5 观念为现象分类

附录6 观念与真相

附录7 生命哲学视角下观念的经验差异

附录8 观念的经验差异

附录9 过程与现象

附录10 复杂思维为何艰难

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是20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汪丁丁。

得书感谢您对《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团体与地方治理 电子书
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中国市民社会,进入21世纪后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呢?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都从中国内部出发,探寻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社活动对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而将中国放在比较的视野下,动态地把握中国市民社会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实证研究却屈指可数。本书为筑波大学和北京大学多年来共同研究的成果,试图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经济正义法理原则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经济正义法理原则的内容与结构、制度化过程以及实现方式上做了宏观的探讨与设计,特别是综合布坎南的宪政经济学与罗尔斯经济正义论(即经济自由),在经济立法程序与实体内容上提出一套相对完整、具有操作性的经济制度标准,并使之法律制度化,从而实现经济正义原则的市场自由平等价值与经济法制的权利保障措施对接吻合,这对经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等整个法治过程的正义价值的实现可以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区块链原理与技术应用 电子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区块链的概念与技术体系,涉及其本质、作用、技术背景、原理、关键知识点和应用场景等,在内容写作上由整体到局部,层次分明,难度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力图使读者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区块链相关技术。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新研究成果,在阐述公共关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交际礼仪、公共关系演讲、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公共关系谈判、公共关系广告、公共关系推销、公共关系文秘、公共关系礼仪、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等做了重点介绍。每章都附有多个案例分析。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结合较紧密的教科书。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务。全书六篇共十四章,依次是管理概述、管理思想的发展、决策、计划、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领导、激励、沟通、控制概述、控制方法、创新和管理发展。每章基本都设置有引导案例、案例讨论、练习题等内容,实践性较强。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管理培训或企业管理人员自学的参考书。